-->

高脚屋和吊脚楼的关系

不完全是一回事,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 吊脚楼是中国南方(如湘西、渝东南、黔东南等)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属于高脚屋的一种特殊类型,多依山傍水而建,底层架空(通风防潮、防蛇虫),上层住人,建筑风格融合地域文化特色。

• 高脚屋是更宽泛的概念,指所有底层架空的居住建筑,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如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成因多为适应湿热气候、规避地面灾害(洪水、虫蛇),不同地区的高脚屋在建筑材料、结构细节上差异较大。

中关村由乡村演变成城镇的案例

北京中关村以前是个村庄。

中关村原名"中官村",因明清时期许多退休或获罪的太监被安置于此修建庙宇和坟茔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取"中心关卡"之意,雅化为"中关村"。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关村主要是京郊的农田、坟地和村落。1949年时,中关村是个有70户住家、276口人的自然小村,以经营农业为主。后来随着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进驻以及高校的建设,中关村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知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聚落中城镇和城市的区别

城镇和城市的核心区别在于行政级别、人口规模、经济功能的不同,城市是更高层级、更成熟的人类聚居形态。

具体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

1. 行政级别不同:城市通常是县级及以上行政单位(如县级市、地级市、省会城市),拥有独立的城市管理体系;城镇更多指县级以下的行政单元(如建制镇),行政权限和管理职能相对简化。

2. 人口规模不同:根据我国标准,城市的常住人口规模更大(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为中等城市);城镇(建制镇)的常住人口规模通常较小,一般以万为单位,且农业人口占比相对更高。

3. 经济与功能不同:城市以第二、第三产业(工业、服务业、商业等)为主,产业结构更复杂,是区域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城镇的经济更依赖农业相关产业或小型工商业,功能以服务周边农村地区为主。

评论Comment

↓↓↓↓
取消留言

公告Notice

欢迎加入谷歌blogger交流群:125691905 设计:臧超 by臧超地理工作室 Github代码 本站开源 网站大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臧超地理频道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ronangelo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Theme:http://newbloggerthemes.com/frontier-blogger-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