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大选年猜想

 法国大选

 

    在2010年的地方选举中,萨科齐所在的党派在法国本土22个大区中,只获胜一个。法国地方选举一向是政党影响力的重要风向标,是大选前的最后一次测试。萨科齐此次的惨败表明法国人对这位腐败丑闻缠身、经济和养老金改革不得人心、外交乏善可陈的总统已失去耐心。

 

    另外,虽然此前呼声最高的卡恩因性丑闻事件而失去对萨科奇构成的威胁,但法国政坛依然不乏高手的存在,社会党领袖马蒂娜•奥布里、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前总理德维尔潘等都是其强劲的对手。

 

    猜想:2012年大选中,萨科齐不会连任总统。

 

    俄罗斯大选

 

    自俄罗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组建以来,普京就一直是该党领导人。因此,在总统大选时该党首先考虑的总统候选人必是普京。普京在其两届总统任期内,加强中央集权,制止了地方分离主义、维护了俄联邦的统一;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扭转危局、实现了经济稳步增长;打击、削弱反对派,令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成为有名的"铁腕总统"。国内百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的明显上升、国际政治经济实力的大幅提高,令其拥有广泛的民意支持、强大的政治感召力。

 

    事实上,当年梅德韦杰夫总统正是借助于普京强有力的支持才得以当选的(梅德韦杰夫是普京一手提拔起来的)。可以说,即使是现在,总理普京依旧是俄罗斯最有权势、最有影响的政治家。2012年的总统大选,谁入住克里姆林宫,决策权在普京手里!若普京参选,则总统必会由其担任。(普京的言行已表明其有意参选)

 

    猜想:2012年,普京会赢得总统。

 

    墨西哥大选

 

    2000年7月,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候选人拉瓦斯蒂达败给了反对党国家行动党和绿色生态党组成的变革联盟的候选人福克斯,结束了革命制度党长达71年的统治。革命制度党下台后,墨西哥的失业率、社会治安、腐败现象等问题非但没多大改善,有些方面问题还在加剧,增加了民众对现执政党的不满情绪。

 

    2010年7月,墨西哥12个州(全国共31个州、1联邦区)举行地方选举。结果,反对党革命制度党在9个州获胜,加上原执掌的10个州长职位,该党现掌握了全国32个州中的19个州长职位。在之前的2009年7月的中期议会选举中,该党在众议院500个议席中所占席位从原来的123个增加至260个,从而由议会第三大党一跃而为第一大党。

 

    对面对严峻的形势,执政党右翼国家行动党、反对党左翼民主革命党不得不摒弃前嫌在这次地方选举中结成联盟,以致革命制度党没能在瓦哈卡、普埃布拉和锡那罗亚三个州获胜(结盟一事在这两个党的党内引起了争论;2006年,国家行动党总统候选人卡尔德龙以0.58%的微弱优势战胜民主革命党总统候选人奥夫拉多尔,但奥夫拉多尔及其支持者拒绝承认这一结果,民主革命党内至今仍有一些人不承认卡尔德龙总统的合法性)。但就目前的局势而言,即便国家行动党与民主革命党结盟,也改变不了革命制度党重夺政权的结局。现在,革命制度党俨然已成为墨西哥第一大政治力量。墨西哥革命制度党领导人、墨西哥州州长恩里克·培尼亚·涅托赢得2012年的墨西哥总统大选,已是木已成舟。

 

    猜想:2012年,恩里克·培尼亚·涅托将赢得总统

 

    韩国大选

 

    韩国政坛素有保守派与进步派之分,对是否赞同对朝鲜实行"阳光政策"是两大阵营最鲜明的分界线。大体来说,保守派亲美,反对卢武铉执政时推行的"阳光政策";进步派则主张实行南北民族和解、最终实现统一的"阳光政策"。

 

    2010年6月,韩国举行地方选举,选举16个广域市、道(相当于我国的直辖市、省)的市长、道知事。结果,代表韩国保守势力的执政党大国家党惨败,代表进步势力的最大反对党民主党大胜(大国家党获6席、民主党获7席、保守阵营的自由先进党获大田市长、无党派人土获2席)。个人认为,不能想当然地把这次地方选举结果视为对李明博政府施政的"期中考评成绩"。该地方选举中大国家党之所以败绩主要原因有二:民众普遍对保守派人士借天安舰事件"不惜与北方一战"的强硬发言极为担忧(爆发战争)。另外进步阵营抛出"牵制牌",极力宣传保守派已经执控国会和青瓦台,不能再让其一党独大。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选民的心态。其实,李明博及其所在的大国家党在处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方面,措施是较为得当的、韩国各项经济指标向好,这点是得到国内民众公认的、这一点同时也是大国家党总统候选人赢得2012年大选最大的筹码。

 

    倘若不是韩国宪法规定总统不可连选连任,则李明博十有八九会赢得2012年的总统大选。现在大国家党呼声最高的总统候选人莫过于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她曾担任过大国家党党首、民意支持率极高。2012年,朴槿惠极可能作为大国家党候选人的身份赢得韩国总统大选。

 

    猜想:2012年,朴槿惠将赢得韩国总统大选。

 

    西班牙大选

 

    西班牙经济连续3年下滑、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实行的财政紧缩政策更增加了民众的不满情绪。由于不满不断攀升的高失业率,西班牙的年轻人举行了一系列的全国性示威抗议活动。在2011年5月的西班牙地方选举中,执政的工人社会党败于反对党人民党。

 

    资本主义国家的地方选举一向是总统大选或议会大选的风向标,此次工人社会党的败北表明民众对萨帕特罗政府的不信任,他们急需一个能改善经济窘境、促进就业的政党及政府。鉴于此,反对党人民党在接下来的2012年西班牙全国性议会选举中有望重新夺回8年前失去的执政权;反对党人民党领导人拉霍伊届时极有可能作为该党首相候选人身份当选首相。

 

    猜想:2012年,拉霍伊将赢得西班牙首相。

 

    美国大选

 

    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在许多大政方针上分歧较大,民主党主张全民医疗改革,共和党人拼命拦阻,甚至立场不坚定者难获总统候选人提名;民主党人要增税以遏制巨额国债,共和党人拒绝讨论。

 

    对于2012年的总统大选,共和党在总统候选人上,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公认的领跑者(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在州内推行的医疗改革与奥巴马政策极为相似,难以摆脱质疑、在同性恋婚姻和堕胎问题上的温和立场让保守派不满;前联邦众议院议长、茶党运动支持者金里奇是共和党内一位重量级政治人物,但其有婚外恋史; 前明尼苏达州州长蒂姆·波伦蒂,虽两度当选州长、但其在本州以外名声不大,且缺乏口才;前阿拉斯加州州长、茶党领袖萨拉·佩林自亚利桑那枪击案发生后陷入政治漩涡,言论受到两党同声指责,这些人都难孚众望、明显不能与奥巴马相抗衡)。而相反,民主党方面,目前的多数民调显示,与几位主要共和党候选人相比,奥巴马都占优势,本拉登之死又给奥巴马连任增添了不少的筹码。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民众对奥巴马的支持率今后还将进一步上升。而且,纵观各国大选,在其他竞选条件相当的情况下,由现任总统赢得大选胜率较大,因为他可以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动用行政资源来为自己的竞选服务。个人认为,奥巴马极有可能会赢得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

 

    猜想:2012年,奥巴马将赢得总统大选,获得连任。

 

    蒙古国大选

 

    蒙古国宪法规定,实行"有总统的议会制"、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政党单独或联合组阁时"可自行向国家大呼拉尔(议会)提出总理人选"。

 

    2008年的议会选举中,人民党(原民主革命党)赢得过半数议席、民主党赢得约1/3的议席,两党于当年组建联合政府,现已形成为民主党与人民党分掌总统与总理职务的政治格局(2008年以来,先后任职总理的桑吉•巴亚尔、巴特巴勒德均为人民党成员;民主党人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从2009年起任职总统至今)。由于是"有总统的议会制",故总理是该国最高实权人物,也就意味着该联合政府主导权在人民党手中。

 

    人民党在蒙古国曾连续执政70多年(1921年至1996年),有丰富的执政经验及较高的民众威望。2008年以来,蒙古国的工业产值、对外外贸额稳步上升、总体上经济平稳推进,由此可推断人民党的执政地位难以在2012年撼动。届时,现任人民党主席巴特巴勒德极可能将连任总理。

 

    猜想:2012年,蒙古人民党将在国家大呼拉尔(议会)换届选举中胜出,巴特巴勒德仍将出任总理

 

    委内瑞拉大选

 

    查韦斯自1999年2月担任总统以来,委内瑞拉连续20多年的经济下滑趋势得以扭转、医疗教育稳步推进、贫困和赤贫人口显著降低,得到了国内民众广泛的支持。2009年2月,委内瑞拉就取消总统连任限制的宪法修正案举行公投,结果以54%的支持率获得通过(这表明民众其实已经对查韦斯连续连任表示认可)。当年委内瑞拉虽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经济下滑但很快又在次年第四季度出现反弹。

 

    个人认为,查韦斯在委内瑞拉的政治感召力远高于普京在俄罗斯的。毫无疑问,其将成为2012年委内瑞拉总统大选的赢家。

 

    猜想:2012年,查韦斯将赢得总统大选,获得连任。

 

    牙买加大选

 

    牙买加的国家元首是英国女王,总督是女王的代表,总理握有最高实权。牙买加宪法规定,全国议会大选五年举行一次,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执政党并负责组阁新一届政府。

 

    自1944年牙买加首次举行全国议会大选以来,牙买加工党和人民民族党曾分别获得7次和8次大选胜利,形成了两党轮流执政局面。自1989年以来,工党连续4次大选失败,一直处于反对党地位。虽然在2007年9月的全国议会大选中,工党以微弱优势战胜人民民族党而组阁政府。但随即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牙买加出现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贫困人口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而工党的应对措施又没多大成效;加上"本届政府有意庇护大毒枭克里斯托弗・科克的传言"对执政党工党产生的消极影响。可推断,在2012年的牙买加议会选举中,本就仅以微弱优势取胜的工党将不敌过去连续执政18年的人民民主党。

 

    猜想:2012年,牙买加人民民族党将赢得议会大选,工党领袖布鲁斯・戈尔丁将失去总理之职。

 

    多米尼加大选

 

    2004年,解放党人莱昂内尔·费尔南德斯·雷纳执政前,多米尼加改革党、解放党、革命党曾先后执掌过该国政权。目前,三大政党呈三足鼎立态势。

 

    多米尼加为总统制国家,总统由公民选举产生。自立国以来,多米尼加曾多次修改宪法。2010年1月,多米尼加再次修改宪法并成立宪法法院,新宪法规定,总统不得连选连任,但可隔届参选。

 

    个人认为,此宪法修正案是各党派势力激烈角逐后得出的"受力平衡点",即各方都能接受的一政治方案。费尔南德斯政绩优异、两度执政。若参照2002年宪法,总统可连选连的规定,则2012年,费尔南德斯必会三度出任总统。显然此结局对于多米尼加基督教社会改革党(原改革党)、革命党而言是无法接受的,他们不会坐等对手党派的一位强势总统连续长期执政。由于在议会中解放党不能取得绝对优势,故只能与另两党达成政治妥协。2012年多米尼加总统大选排除费尔南德斯后,则届时最有希望的当选者就莫过于革命党主席米格尔•巴尔加斯•马尔多纳多了。其在2008年总统大选时得票率高达41%,由此可见该国选民对其的支持。如果把猜想再放远点,会得出费尔南德斯在2016年的总统选举中将再次当选。

 

    猜想:2012年,米格尔•巴尔加斯•马尔多纳多将赢得多米尼加总统大选。

 

    东帝汶大选

 

    由于东帝汶实行议会制,故名义上总统虽为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但实际上该国最高实权握于总理之手。该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任一届;议会实行一院制,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总理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提名,总统任命。2007年5月,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候选人拉莫斯•奥尔塔当选总统。次月底,东帝汶举行议会选举。结果,独立革命阵线赢得29%的选票;古斯芒创建的东帝汶重建国家大会党赢得24.1%的选票;社会民主党和民主党以15.8%和11.3%分列第三、四位。随后,重建国家大会党联合其他政党组成议会多数联盟、赢得组阁权,由夏纳纳•古斯芒出任总理;而继续保持议会第一大党地位的独立革命阵线反而成了在野党并拒绝承认新政府合法性。

 

    古斯芒政府执政以来,政策措施得力。东帝汶经济从2006年国家动乱时期的负增长扭转过来并取得明显进展,这一政绩是古斯芒2012年连任总理最大的筹码。另外,古斯芒早年加入革阵并于1981年3月当选革阵主席和东帝汶民族解放军总司令。其在东帝汶独立运动中所作出的贡献及影响是国内任何政客都难以匹及的。个人认为,其领袖地位形象已深深扎根于民众中,使其具有强有力的政治感召力。所以2012年的东帝汶议会选举中,古斯芒仍有能力联合其他政党组成议会多数联盟,再次出任总理。而对于2012年的东帝汶总统大选,个人认为,独立革命阵线成员、现任总统拉莫斯•奥尔塔极可能将会连任。因为,根据国际政坛以往惯例,议会制国家中由在任的总统赢得总统大选较为平常。

 

    猜想:2012年,古斯芒仍有能力联合其他政党组成议会多数联盟,再次出任总理;而拉莫斯•奥尔塔也极可能会连任总统。

 

    冰岛大选

 

    冰岛宪法规定,议会和总统共掌立法权、总统和政府共拥行政权、总统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规定中,总统看似权倾朝野,但由于冰岛实行的是议会民主制,故总统实际上仅仅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实权握于总理之手。现任总统奥拉维尔·格里姆松连续在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四次总统大选中胜出,其作为冰岛的国家元首形象已深入人心、在2012年的总统大选中胜出是必然的。由于冰岛是议会制国家,故其总统选举没有多大政权更迭意义,在此不予详述。

 

    猜想:2012年,奥拉维尔·格里姆松将会连任冰岛总统。

 

    加纳大选

 

    加纳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4年,可连任一届;内阁由总统任命,议会批准。加纳议会实行一院制,议员经全国选举产生,任期4年。

 

    2008年12月,加纳举行总统及议会选举。结果,全国民主大会党候选人约翰·米尔斯赢得总统大选;230个议会议席中,全国民主大会党占115席、新爱国党占108席。米尔斯上台后,采取精简政府机构、加大惩腐力度、推行紧缩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税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推进了加纳的经济建设。其良好的政绩是其连任的强有力保障。故2012年,米尔斯极可能将再次赢得总统大选。

 

    猜想:2012年,约翰·米尔斯将连任加纳总统。

 

    肯尼亚大选

 

    肯尼亚宪法规定,实行多党制、每届议会任期5年;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5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总统有权召集或解散议会。肯尼亚独立以来肯盟长期一党执政,1991年改行多党制。

 

    2002年12月举行的第三次多党大选中,反对党联盟全国彩虹联盟(全盟)击败肯盟,齐贝吉当选总统,全盟获议会多数席位。2007年12月,肯尼亚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结果,橙色民主运动党赢得106席,民族团结党46席,橙色民主运动-肯尼亚18席,橙色民主运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然而在总统选举中,民族团结党领导人齐贝吉总统以微弱优势获胜连任。反对党橙色民主运动总统候选人奥廷加指责执政党舞弊,组织大规模抗议活动,引发全国性骚乱。在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调解下,双方于4月组建联合政府。联合政府新设总理职位,拉伊拉·阿莫洛·奥廷加出任首位总理。2010年8月颁布实施新宪法,规定:维持总统制政体,不设总理职位(奥廷加总理之职仍旧保留),但总统权力受削弱;议会改为两院制。

 

    奥廷加系政治世家出身,曾多次因政治问题而入狱,现为议会第一大党领袖,在国内具有极高的政治影响力。由于齐贝吉总统两届任期届满后不能再连任,故届时奥廷加极有可能会赢得2012年总统大选。

 

    猜想:2012年,拉伊拉·阿莫洛·奥廷加将赢得肯尼亚总统大选。

 

    马里大选

 

    马里宪法规定,总统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总理和部长、颁布法令、组织公民投票、解散议会、宣布紧急状态等重要行政权力;议会实行一院制,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

 

    1991年3月,阿马杜·图马尼·杜尔发动政变推翻特拉奥雷独裁政权,次年六月还政于民。2007年,马里先后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结果,杜尔赢得总统大选;团结正义党联合其他42个政党组成"民主进步同盟"支持总统杜尔连任,并在议会选举中获51席,再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议会(147个议席中,非洲团结正义党赢得51席、共和民主联盟34席、独立议员15席、马里联盟党11席、复兴爱国运动党团8席、全国民主创议大会党团7席、非洲民主独立团结党4席,民族复兴党4席,其他8个党派共获13席)。个人认为:既然杜尔已表示不会考虑修改宪法以求连任,那么现任议长同时又是议会第一大党-----团结正义党主席的迪翁昆达·特拉奥雷赢得2012年的总统大选就成为最大的可能了。

 

    猜想:2012年,迪翁昆达·特拉奥雷将赢得2012年的马里总统大选。

 

    塞拉利昂大选

 

    塞拉利昂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内阁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有权任免副总统、内阁部长、军队司令、警察总监、总检察长和首席法官;总统任期5年,可连任,但不得超过两任;议会实行一院制,议员任期5年。

 

    2007年,塞内加尔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结果,欧内斯特·巴伊·科罗马当选总统;其所在的全国人民大会党赢得59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议会共124个议席,其中塞拉利昂人民党占43席、人民民主改革运动党占10席、另有12名为大酋长议员)。科罗马执政以来,积极维护国家稳定和团结、努力开展恢复重建。2008年7月举行的地方政府选举,大会党在多数市镇获胜,这充分说明其执政表现已得到了国内民众的认可。所以,科罗马极可能将在2012年的塞拉利昂总统大选中获得连任。

 

    猜想:2012年,欧内斯特·巴伊·科罗马将连任塞拉利昂总统。

 

    莱索托大选

 

    莱索托宪法规定,国王为国家元首,首相为政府首脑;议会实行两院议会制,众议院由120名议员组成,议员通过选举产生,任期5年。

 

    1997年6月,巴苏陀兰大会党发生分裂,以莫赫勒为首的"首相派"脱离大会党,成立民主大会党并执政。自此至今,民主大会党已连续执政10多年,并在每次议会选举中均以绝对优势胜出。长期的执政经历使该党拥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可以肯定地说,2012年莱索托议会选举中,民主大会党将再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而该党领袖、现任首相帕卡利塔·莫西西利届时将连任首相。

 

    猜想:2012年,莱索托民主大会党将再次赢得议会选举,仍为议会第一大党;帕卡利塔·莫西西利将连任首相。

 

    附录

 

    中国大选

 

    中国将于2012年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换届选举,并于2013年初分配出具体职务。对此我已在《2012年中国高层变动猜想【陆叶锋猜想】》(我百度空间里的文章)一文中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详尽的猜想。敬请查看!

 

    台湾(地区)大选

 

    蔡英文在党内初选中击败苏贞昌后料定,即使苏贞昌拒绝与其合作、不肯加入她的辅选阵营,但苏系成员为了自身利益到最后还是会向她靠拢的。一旦局势发展到那个地步,则届时苏贞昌会被民进党极度边缘化。蔡英文就是认准了这一点,所以在初选胜利后一直没去理会苏贞昌。2011年5月,"蔡苏会"登场,蔡英文拜会苏贞昌向其"请益"。在蔡英文看来,此次拜会仅仅是走个过场,她从一开始就缺乏必要的诚意,以至双方会谈最后尴尬收场。该事件不仅向台湾民众展现了蔡英文缺乏整合党内派别利益的能力,而且还暴露出其心胸过于狭隘的一面、缺乏一位领导人应有的政治豁达度。另外,蔡英文没有担当过市长等地方性行政首脑经历、从政资历过浅以及身陷18%优惠存款争论事件,这些都是其无法回避的政治缺陷。

 

    而与之对比,马英九则无论是在从政资历上还是在政治豁达度上都远在她之上。马英九执政期间,ECFA签订生效、两岸大三通、免签证国家地区破百、2010年台湾经济10.82%增幅,加上其本人走入基层,听取阶层中下阶层心声。虽然此前马英九政府在处理水灾问题上动作迟缓、措施失当而导致民愤,但由于国民党掌握行政与立法大权,面对决策层面的失误能在较短时间内改正、挽回不利影响。故个人认为,在2012年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选举中,马英九必会击败蔡英文而顺利连任。

 

    另外,美国的态度在台湾选举中也会起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美国的基本立场仍是希望台湾维持现状以此来遏制中国。国民党虽以"亲中"为名,但其实他们的目的和美国是一样的,即只是想维持现状,本质上仍属"台独"。每遇美国对台军售,大陆当局都会习惯性地将兵锋指向美国,然而事实上与美军火贸易中,国民党恰恰是最为积极者(马英九政府"行政院长"吴敦义就曾明确表示,两岸"军力失衡"已多年,未来将持续军购)。大陆方面对此是非常了解的,只不过是对国民党选择隐忍而已。马英九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和缓、从未发生过紧张局势,同时美国照旧对台军售。这是美国最希望发生的,即台湾当局在政治上不过分靠拢大陆也不过分偏离大陆闹独立,前者是避免台湾回归;后者是避免大陆为防国家分裂而对台进行武力统一。显然,美国对于马英九执政以来的作为是较为满意的,故其可能会在大选中或多或少地给予国民党一定的支持,当然美国出于力量平衡考虑也不会希望国民党在实力上过分拉开与民进党的差距。

 

    猜想:2012年,马英九将赢得台湾"总统"大选,获得连任。



评论Comment

↓↓↓↓
取消留言

公告Notice

欢迎加入谷歌blogger交流群:125691905 设计:臧超 by臧超地理工作室 Github代码 本站开源 网站大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臧超地理频道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ronangelo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Theme:http://newbloggerthemes.com/frontier-blogger-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