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实验课给我的启发

地理实验课给我的启发

地理实验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演示、归纳、总结、创新的能力 ,开发学生的思路 ,启发学生思维。搞好实验教学 ,可以突出地理的重难点 ,使学生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活学活用课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 ,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形成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敢于求真的良好品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尝试,是自己的课堂更具有活力。

 

:"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区别。

在学习"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山区河段"时,很多学生问: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水量比上中游要多,为什么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我通过整合学生这类的问题,发现提出这样问题的学生,有两点误区:一是对"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概念分不清,二是对产生水能资源的条件不清楚。于是,我调整了正常的教学设计,着重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

水资源狭义地讲,是指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淡水资源。水能资源从本课来说,可以理解为建立水电站,进行发电。(尽量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少涉及专业俗语,个人观点)

手脑并有,  突破难点

        在《长江的开发》这一节内容中,水能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及水能的分布更是一个难点。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去突破这一难点呢?我常采用以下几个环节。

〈一〉   我是小小科学家―――探索影响水能的因素

这一步是安排学生课前做一个小实验,要求在家按照下图,亲自动手做一个简单装置。看看当改变杯中水量和水槽坡度时,水轮转速有什么不同,思考原因。

                            

学生发现:水槽坡度越大,杯中水量越多,水轮转的越快,反之越慢。

肯定学生的表现:大家做的很好,将来都可以当科学家。水轮转的越快,说明水能越大,转的越慢,水能越小。推而广之,那么一条河流,什么条件下水能丰富呢?

学生:水流速度快,水量又大的时候。

教师:非常棒,那么河流什么条件下流速快呢?学生:落差大的时候。

教师:非常好,大家不光善于观察,还善于思考。

《长江水能巨大的原因》教学片段

长江水能巨大的原因是《长江》这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讲清两点:

第一点:长江水量大

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长江水系图,小组交流回答问题:

1)长江有哪些支流?说出他们的名称。支流多对长江汇集水量有什么好处?

2)长江主要流经哪个气候区?该区域降水有什么特点?

教师补充:(1)长江流域大小支流共计3600多条,长江水系好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干支交错,枝枝相连,布满整个流域,形成了中国最庞大的水系网

2)长江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湿润区,雨季长,降水量大,其年径流量为10000亿立方米,占我国河流入海总量的42%,相当于珠江的3倍,黄河的近20倍,是我国流量最大的一条河流。
师生总结:由以上分析可知长江汇集水量大,降水量大,所以水量巨大

第二点:长江水落差大

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中国地形图,问:长江流经哪些地形区?经过哪些阶梯及阶梯上的山脉?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2.37长江干流剖面图
问:长江水落差大吗?有多大?那一河段落差最大?
师生总结:从唐古拉山至入海口落差达6600米,而从从唐古拉山至上游的宜宾就达6100米,得出长江水在上游河段落差最大。
[追问] 结合前面学过的中国的地形地势,想一想,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

合作交流得出: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奔腾而下,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

老师提醒总结河流水能大的原因要从两方面回答:一要有丰富的水量,二要有大的落差。由于长江具备这两点,所以长江水能巨大

反思拓展:长江哪一河段水能资源最为丰富?为什么?
(上游段。因为长江上游支流多而集中,汇集水量大,多穿过峡谷、落差大,水流急)

 粉笔头、饭缸,在学生看来再熟悉不过了, 我在讲"长江的开发"一节时,就是利用它们作教具,突破"湖泊的调蓄作用""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这些难点的——

       难点一:湖泊的调蓄作用

       第一步,让学生打开饭缸,用水勺舀一些水(水量不超过饭缸的容量为宜),向饭缸慢慢加入,加完后,问学生:水为什么没有流出来?学生回答,是饭缸容纳了它。这时,我马上因势利导,饭缸好比湖泊,水勺舀的水好比洪水,湖泊可以容纳洪水,即,湖泊有调蓄洪水的能力;

      第二步,让学生盖上饭缸盖,放在桌子上,旁边放两三个粉笔头(提醒学生注意),同样用水勺舀一些水向饭缸加入,结果水流得满桌子是,并且冲走了桌子上的粉笔头。然后让学生解释这一现象,学生回答,盖上盖的饭缸,就没有容纳水的作用了。教师马上引导,这好比填平了的、成了农田的湖泊,会怎么样呀?学生回答:"没有半点蓄纳洪水的能力,会给人类带来威胁",这么说,围湖造田的做法好不好,学生回答,"不好!",应——"退耕还湖!"学生回答道。

       难点二: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第一步,把三个粉笔头并列放在一起,然后,让学生用小量的水,在离桌面约20厘米的高度且偏离粉笔头的正上方处,往下滴。让学生观察粉笔头位置有无变化。答案是,没有。

     第二步,同样把三个粉笔头放在一起,让学生用比刚才多三倍的水(提醒学生注意),在离桌面比刚才高三倍的高度(提醒学生注意)且偏离粉笔头的正上方处,往下倒。让学生观察粉笔头位置有无变化。答案是,有变化,且粉笔头被冲走了。

    第三步,总结规律。让学生比较前两步:条件和结果各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合作探究后会得出:高度低的,水量小的,水的冲力小;高度高的,水量大的,水的冲力就大。此时,我马上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你们说的"水的冲力",实际上,就是地理课本讲的"水能""水能资源";你们说的高度,地理书上叫"落差"。那么,我们怎样用地理书上的语言来总结我们同学从上面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呢?学生会答到;"落差小的,水量小的,水能资源小;落差大的,水量大的,水能资源大"。教师补充到,"水能资源大,也就是水能资源丰富了。这就是三峡和葛洲坝水电站建在长江一、二级阶梯交界处的主要原因了。"

      反思       只要我们教师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地理教具随处可见,任何困难都会被踩在脚下。

实物演示方法二:

   材料:塑料卡纸做成的风车,脸盆并盛有大量水  量杯或茶杯一个 

   做法:一同学手拿风车,放在脸盆上方,另一同学用量杯从脸盆舀水倒向风车,使其转动。

现象一:倒水时,靠近风车,风车可能根本不动。

现象二:拉开一定距离后,再倒水,风车开始转动。

现象三:距离越远倒水,风车转速越快。

(友情提示:转速太快,水有可能溅到身上。)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联系水电站的原理或上图,即可把此问题突破。不再赘述。

 

 

快来看啦,自制简单的教具解决"公转"的难题!

教材分析:地球"公转"抽象,但它是学习世界的气候的基础,很重要,教学中无法避开。

初一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还欠缺,因此,公转成为教学的难点。而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变化,是难点中的难点。如何设法让学生顺利理解,变抽象为直观,就是很必要的。

课标解读:利用简单的实验来演示地球的公转

教学重点: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难点:公转引起的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变化。

教具准备:自制晨昏线模型(厚纸板中间挖一同地球直径大小相同的圆洞),自制太阳模型(在一圆形土豆的同一平面上,成直角插上四个细木棒,代表四条直射光线,两长两短,两两相等,再把土豆插在一底座上,高度调整到四条光线的所在的平面和所用地球仪地心的高度一致即可。)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主绘制与演示:先让学生自学。学习小组依据自学情况讨论并用小地球仪在课桌上演示地球的公转,演示后,每人绘制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示意图,并组内展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检查、提示并强调地球公转的两个特点、方向、轨道、地轴倾斜的角度。教师对学生演示错误的地方提出疑问,由大家讨论纠正。如:地球公转方向、公转过程中地轴指向变化等。

二、利用自制教具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以讲桌面作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以自制太阳为公转轨道的中心,再让学生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强调全体注意观察太阳直射光线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规律,(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随着地球仪在公转轨道的移动位置的变化,代表太阳直射光线的木棍的末端在地球仪表面的移动轨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等情况)并完成下表。

三、利用自制晨昏线纸板演示昼夜长短变化:观察地球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或者其他任意一个位置的昼夜长短分布情况(用自制的"晨昏线"纸板正对着"太阳"垂直卡在地球仪上,纸板和太阳之间的半球就是昼半球,另一半就是夜半球。这样再让学生观察南北半球昼夜的长短的分布情况,就很直观了)。最后让学生对照演示位置,总结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并填写下表。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21前后

春分日

 

 

 月 日前后

夏至日

 

 

923前后

秋分日

 

 

1222前后

冬至日

 

 

四:自主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得出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与地球公转位置的关系,及与四季的关系。

教学反思:

为了攻克这个教学难点,我想了很多方法,但上面的方法我认为最好。教具也很简单易制作,就地取材,人人可做。这几年来,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都采用了自制的简单教具,太阳直射点移动表现为木棍在地球仪表面的移动,昼夜长短的现象也表现的一目了然,学生稍稍观察都能理解和记住,教学的难点也就不是难点了。

单纯的用语言我也说不清楚这种方法的好处,如果您感兴趣,希望和您接着探讨。

一年中不同地方昼夜长短变化演示实验演示设计

单县孙溜镇中学    徐浩    2011727 18:35

张雪萍11-7-27 19:43推荐又是一个难点的突破,又是一个独到的设计

 

 

一、设计理念

地球的公转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内容抽象,对初中生来讲极其难以理解,单凭讲解就会使大多数学生越讲解越云头转向,动画演示虽然直观容易理解,也很难让大多数同学能够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设计演示试验,让学生进行试验抄作,认真观察,归纳总结,就可以化难为易。在活动中探究规律,构建知识,初进学生的发展。

二、实验器材

地球公转演示模型、橡皮泥、毛线标签。

三、试验步骤

1、在地球公转演示模型中,在地球仪上找到东经120度经线与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5个交点,将事先做好的5块橡皮泥分别粘贴在5个交点上。

2、先将地球仪绕太阳公转到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让地球绕地轴自传,观察橡皮泥所在各点的昼夜长短情况,用毛线段计量各地的昼夜长短并贴好标签,分组做好记录。

3、再选取地球仪绕太阳公转到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与之间、直射赤道、直射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直射南回归线四种情况时仿照步骤2依次做好观察各次各点的昼夜长短情况,分组做好记录。

4、设想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运动到南回归线,各点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小组讨论。

四、分析归纳总结

 《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设计

 

     关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学生已经司空见惯,但很少能真正了解、掌握其变化规律。地球的运动很复杂,有自转、有公转,还有其它运动形式,本节教材在已阐述地球公转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该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熟悉方法入手,从中发现地理问题,再从中找出规律,理解规律,上升至理性认识。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地球公转的地理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   图表讲解法。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二分二至日照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第二、   利用多媒体来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学校的地理教学课件比较齐全。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较好地制作地球公转的地理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确比较形象、直观。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
      
第三、   把篮球当地球。经过反复思考,我想到了用一个体积比较大的球体---篮球来代替地球,在课堂上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的关系。
我的做法是这样的,在篮球的中间一圈用白粉笔涂成白色,代表赤道,用透明胶在篮球上下侧各固定上一根粉笔分别表示南、北两极,并按比例画出北极圈和南极圈。
     
     
上课开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的自转轨道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不重合,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表面是移动的。现在我们就来演示一下。"说完这段话后,我拿出了篮球。下面一片哗然,终于知道了篮球的用途。当我说我需要两个助手来演示地球公转时,班级中的学生反应是不同的。有些活泼的学生积极要求参加演示;有些学生比较安静也不够积极。最后,我在班上选了两名学生来在教室里演示。我先分配好两人的工作,一个人代表站在太阳上的观测者,另一个学生"拿着地球"与站在太阳上的观测者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面。在我的指挥下,太阳上的观测者站在教室的正中央,"地球"以同样的姿势绕着太阳不断的移动。我把整个教室四个方位作为地球移动的位置(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位置)。首先,我让"地球"站在春分日的位置,(观测者要随着地球的移动在原地转身,改变观测方向。)让观测者说出他所看到的赤道的形状和南、北两极地区范围的大小。我的工作就是,根据他所说的形状,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并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以发现,每换一个角度,观测者观察到的地球形状与教材中的示意图(或示意图的变化图)总是大致相同的。当这两位同学在演示时,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其他同学,发现他们也在很认真地观察,并不时对照课本和地图册上的示意图。地球公转这部分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自然地理中有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通俗易懂方法去诠释,如何用更有效,更直观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精益求精的。


 
地球的公转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是师生们所公认的地理教教学中的一大拦路虎。对此不少教育界的同仁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认为该部分内容抽象性强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其知识趣味性不强,学生的参与性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学生在学习本节中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也是本节难点攻破的一大关键。为此我们一定要理解透新课标精神实质,大胆创新,多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知识、感兴趣的事物和已有生活经验,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让学生确实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这样难点的攻破过程或许轻松许多、效果则可能事半功倍。如下思路教学中不妨一试。

  利用最熟悉的事物攻破最难点:地球公转部分知识可谓地理教学中的最难点,对此我们不妨利用"教室"这一学生最熟悉不过的身边事物,教室中轴线当成赤道,每排或每行的学生当成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和北极圈等主要的纬线,配以篮球或其他球体(当成太阳)来演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的来回移动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不同行的学生利用其所处的位置不同还可以表示不同的温度带,学生可以此观察太阳高度变化、说出不同温度带间的分界线和各自特有现象等。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效果甚至超过真正的地球仪,如果能和真正的地理教学仪器结合效果岂不更好。

二利用学生自身参加活动表演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攻破难点:学习地球运动一部分知识时,学生往往顾了公转忘了自转,顾了自转忘了公转,且各自的运动方向和周期也容易混淆。对此我们可以在学生自己理解或分组讨论理解的基础上让同位两个做角色表演小游戏:一人扮太阳、一人扮地球:太阳扮演者在中心不动,地球扮演者一边自己自西向东绕自己的中心轴转,一边围绕着太阳扮演者转,同时讲解自己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围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为三百六十五天。表演完毕后告诉他们:地轴是倾斜的,自转和公转的时间等无法现场完成,然后再借助地球运行仪等真正仪器仔细演示讲解,学生在表演兴致极高的情况下很容易参与到学习中来,为难点的攻破创下了良好的主观能动条件,效果自然不会差。

三利用好学生身边的一些事或物。在本节教材设计中要重视手电筒等之类的一些东西,在太阳直射、斜射、高度角大小和热量关系等知识点中,都可以人为控制光线角度,借以演示太阳光线和地面角度的关系等等。一张报纸加上一个地球仪(挖一个和球一样大的洞)可以演示地球上白天和黑夜范围,甚至可说明晨昏线、极昼和极夜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我们这些贫穷的欠发达地区,教育教学条件还不太好没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情况下,这些办法更具有现实意义。

四观察利用好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对学好难点有很大的好处。具体就本节内容而言,建筑物的影子长短(夏天短冬天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太阳明显而月亮则不明显),一些有关于昼夜长短的谚语(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等,如能解释得当也能带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学生引到参与的过程中来效果都很不错。

    虽然在过去的教学中星星点点的对此类方法有所运用,但今天听了程老师和燕老师的讲解之后跟加深了我对上述想法的信心:教学设计可以不写教学目标;可以不写教学课时安排,但绝对不能没有灵活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对于那些还不具备现代教学条件的欠发达地区。能解放思想让地理走近学生,学生才能真正激发兴趣;才能在现有条件下全身心参与到地里课堂中来,轻松解决像地球运动之类的难题。

 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实验课)

实验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演示地球公转。

2、学生通过实验能够看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通过追问、探究,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归纳总结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实验器材:

1、地球仪——用彩带标注三条重要纬线:赤道(实线),南、北回归线(虚线);

2、地球公转轨道面——标注四个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备注:由于我所在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地理实验室,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实验器材较少,准备四套,学生分四个大组来完成实验。

实验过程:

一、       初探地球公转运动的过程。

首先拿出一套实验器材,请几位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到讲台试着动手操作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的过程。教师及其他同学观察他们的演示,教师对学生演示错误的地方提出疑问,由其他学生纠正。

教师会发现,学生演示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地球公转方向演示不对。

2、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指向变化。

3、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出现上下移动,与公转轨道面不一致。

学生纠错指正后,教师将演示中应注意的这几点加以强调,并给与示范演示。

二、       动手绘制地球公转示意图。

(一)实验要求:

1、全班同学分四个大组分别进行实验,每组十人左右,争取每位同学都能动手演示。

2、按时间顺序演示地球公转过程。

3、每位学生在自己的工作纸上绘制地球公转示意图,要求标出地球运动方向,地轴的方向;绘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四个主要节气太阳直射位置,以及每个节气对应的时间。

4、小组成员互相交换绘制成果,存异求同,并评选最为美观准确的示意图进行展示。

(二)成果展示:

1、检验学生对地球公转基本特征的理解掌握程度。

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

2)地球公转的中心;

3)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

4)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特点。

2、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发现并探究地球公转过程中,四个节气的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1)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学习离上课时间最近的一个节气(一般是秋分),让学生观察演示模型,说出秋分的日期,以及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哪条纬线上。

2)其他三个节气,由学生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完成。

3)完成以上步骤后,找一个小组代表按时间先后顺序到讲台完整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学生再次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4)教师多媒体展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及太阳直射点变化图。

5)播放地球公转运动动画,让学生进一步验证自己所作实验的正确性,并对地球公转有一个更全面系统的认识。

三、   追问、探索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一)师设疑:通过刚才的这个观察和发现,我们发现了太阳直射点随着地球的公转在移动,6.22日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到了12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周而复始,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由近及远,又有远及近的这种变化,在生活中会有哪些现象能够反映这些变化呢?

(二)师提示:请学生结合我们自己生活的体验来分析。

实例引用:

1、一年当中正午时,人的影子的长短变化。

2、为什么夏季早上出门上学时,太阳已经出来了,下午放学时,太阳还没有落山;而冬季早上出门时天上还有星星月亮,而下午比夏天早放学半个小时,天却已经黑了?

通过师生交流、一问一答的方式,分别将这两个问题解决,教师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是:

 

四、            课堂训练,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1、填空题:地球绕________运动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________________,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公转轨道是一个________圆。

2、思考题:

1.地理上昼夜交替现象和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的高度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各有什么不同?

五、           畅所欲言谈收获。

畅谈收获部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光只局限于谈本节课所学到的新知识,还可谈一谈地理实验课学习方法的获得、地理思维的建立等等。

 

 

对今后地理课堂教学的启示: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个口号不只是喊出来的,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真正做到这一点。那对于"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们都想到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问题的理解,但很多时候,却是我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没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一些知识点学生较难理解把握,采用实验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全员参与课堂,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致,另外可以帮助学生对地理难点的理解掌握,进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我所在的学校暂时还没有完善的地理实验室,实验器材也比较少,虽然条件有限,但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在讲解地球公转这一内容时,利用了晚自习,并把教室的灯关掉。

教具:地球仪  LED手电筒 简易中国地图

过程:用简易中国地图把地球仪上中国部分贴上,把LED手电筒放在讲桌中间,调整角度让光线照在地球仪上,找一个同学转动地球仪,在转动的过程中先演示地球的自转,这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地球仪上的中国地图,体会昼夜的变化,再把光线调整照在地球仪的赤道上,然后让地球仪绕LED手电筒转动演示地球的公转,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地球仪上的灯光直射点的位置的变化情况,地球仪上地轴的指向是否变化,公转的方向等。让学生讨论。

反思: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教师分析四季的变化,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便于理解。刚改教地理,方法不精确,不到之处,敬请各位同行和指导教师予以指正。

设计地球公转模型

    用一块椭圆形木板作地球公转轨道面和太阳光线的直射面,椭圆的中心为太阳的中心。在椭圆形木板下面放一块稍微大一点的木板。两块木板要平行。利用地球仪调整好两块木板之间的高度(在两个近日点上太阳光线直射赤道),用四根木棍把高度固定好。这样,把地球仪放在下面的木板上,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围绕椭圆形木板,推着地球仪作公转演示实验,近距离直观的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这个设计解决了三个问题:1.用手拿着地球仪移动,地球仪的空间水平位置往往不在一个平面上2.用手电筒或用手臂模拟太阳直射光线,也往往出现上下的偏差。3.用手电筒或用手臂模拟太阳直射光线,只演示四个点,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往往都给学生一个错觉,想直射哪就直射哪,有些主观因素在里面,不客观公正。这样,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自己演示,一边慢慢的推动地球仪,一边近距离观察椭圆形木板(太阳光线)直射地球仪的点做南北的移动。

  "地球公转"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

    今天看了"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的视频之后,对我启发很大,尤其是看到几个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演示地球公转的部分,我认为的确能够引用到我的课堂之上,我把他们总结了一下:

     第一种方法:老师拿手电筒当太阳,一学生拿地球仪围绕"太阳"转动来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和学生在演示的时候,高度应当一致,并且能够让更多的学生看到演示的二分二至点;

     第二种方法:一名学生当太阳,伸直的手臂当太阳光线,老师拿地球仪围绕"太阳"转动,这样来演示地球的公转。这样学生伸直的手臂高度是固定的,方法更简单,易于操作,但效果却非常明显;

     第三种方法:利用乒乓球当太阳,插上四根木条当太阳光线,把"太阳"放在杯子上以求与地球仪的高度相同,放在桌面上演示。这样操作十分简单,效果也明显,只是需要提前制作,比前两种稍显麻烦一点。

     第四种方法:直接用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高效,也很直观,很全面的展示公转的过程,缺点是制作课件的过程麻烦,学生不能直接参与活动。

    我自己的做法:在课桌上,让一学生的拳头在固定的高度上,握住一长的木条当太阳光线,另一个学生拿地球仪围绕"太阳"转动,另有两名同学观看演示结果。我的这种方法与前面的几位老师比起来,真是没法比啦。

     总结以上四种方法,我认为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能够极大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印象会更深刻,第二种方法最简单将是我今后上课的首选,为了全面的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我还会把第四种方法作为一种总结,让学生参与活动之后更全面的科学的了解公转的过程。这样,"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了,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课堂教学,十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今天我们四人一组演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请同学们准备好小地球仪(每组四个)、硬纸壳(提前准备好的四个)、十字光源(自制)、短绳、刻度尺等工具。

第二步边共同演示边观察总结:让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像力。

 教学二十多年,教等高线地形图也不少于二十次。开始就靠一张嘴"绘声绘色"的滔滔不绝的讲述,学生的反应如听天书。后来制作一些简便的教具,效果渐渐好了起来。

起初,最简便的教具就是用纸做一个一面陡一面缓的圆锥体,在圆锥体上画几条等高线,把圆锥体放在桌面上,以桌面为海平面,这样就制作出一座小山的模型。先让学生认识模型上的山峰、山谷和山脊,然后用剪刀剪模型上的等高线,剪一次,复原的剪口为一条等高线,就这样让学生慢慢认识了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谷和山脊。

后来,我用做沙盘模型的方法实施教学,简便实用效果较好。方法是:在方形茶盘上用湿沙堆出小山的模型,特意制出两个山顶、一个鞍部一个陡崖。(注:必须是湿沙,干沙造不出形,干沙湿润时最好兑上点胶水)用等长的草棒插入山坡找出等高点,用红墨水浇出等高线。模型做出来了,让学生认识模型,俯视模型上的等高线,找出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这样做的好处是:现场制作,有利于学生认识模型上的山峰、山谷和山脊;有利于学生对等高线概念的理解;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后来,教学条件改善了,有了现成的教具模型,学生也有橡皮泥制等高线地形模型的条件(但很少有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来做),教学省劲了,时间也节省了,但师生都再也找不回以前那高涨的热情了。

现在,我用FLASH课件教学等高线地形图,教学效果可谓事半功倍。以下是我常用的等高线地形图教学片断:

媒体演示

1  用坐标标出海拔为100m200m300m的山体。

2  水平截面沿100m200m300m的点水平切割这座山体。

3  从水平截面与山体周围的各交点向下引垂线,垂线与水平面的各交点连接在一起。

4  山体上的外缘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形成闭合曲线,并在曲线上注明海拔为100m200m300m

学生思考

山体的形状与等高线形状的关系;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引导归纳: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山体的形状决定了等高线形状;

3.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相等。

4.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

5.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学生活动:

1.出示几幅有错误的等高线图,请学生指出错误,及修正的方法。

2.出示等高线示意图,让学生判断从AB哪个地点爬出到山顶容易,说出原因。

教师引导:

我们所见到的山峰,尽管千姿百态,但不外乎是由山顶、山脊、山谷、鞍部、斜坡等基本形态组成,了解这些基本形态及它们的表示方法,是识别地形图的关键。

媒体演示 :山的不同部位及等高线示意图

学生观察并组织发言:说出山体不同部位名称及用等高线表示的方法。

教师引导、点拨、小结

山顶:山的最高部位,等高线数值最大的地方,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曲线。

山脊:指从山顶到山脚的凸地部分,等高线向海拔低出凸出。

山谷:两条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是山体的集水部位。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

鞍部:指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下部分,类似与马鞍,两条等高线的凸侧相互对称。

陡崖:近于垂直的山坡,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形象演示:

师表演、生模仿:伸出右手,五指并拢捏成拳头扣在桌面上,让学生边看边模仿

师讲述:其实我们的手就是一座五指山,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向手背撒些水,水顺着手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山体的集水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

教师总结:

等高线地形图之歌(注:该诗摘自江苏兴化板桥高中  沈荣昌老师)

                  等高线,海拔出,

                  山峰之处有标注;

                  陡坡密,缓坡疏,

                  两山之间是鞍部;

                  下弯脊,上弯谷,

                  悬崖就在相交处。

动手制作等高线地形图

1、让学生把橡皮泥捏成山的形状,观察山的形态。

2、把捏的山绘制在白纸上,突出山的整体面貌。

3、小组内交流,选组内最好的一幅山的景观图。

4、用水彩笔在橡皮泥山上绘出等高线。

5、用刻刀沿等高线切割橡皮泥。

6、用钉子将橡皮泥从山顶穿至低,每次绘等高线时孔对齐。

7、将切割的橡皮泥低摆放到白纸的同一位置,据此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图的判读》片段教学设计

案例背景:

     《地形图的判读》本节课是初一地理第一章第三节,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为后面各大洲地形基本特征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等值线,为以后其他等值线的学习打下基础。

案例描述:

         活动一:了解山体的具体地形部位

1、导入:有句成语叫"开门见山",它的原意指地球上山地这种地形很多。我国也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同学们虽然不能"出门见山",但是"见山""爬山"却非常普遍。你们是否真正认识山呢?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将真正认识山,甚至能够在平面图上识别出山的各种形态。

2、老师出示自制的山体模型,请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山体的具体地形部位。

3、教师纠正、点拨,如山峰应为山顶,悬崖应叫陡崖。

4、学生观察自制模型,体会各种地形的特点,着重让学生认识山脊、山谷和鞍部的形状及特点。

(采用开门见山的成语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进入新知的探究,对新课的教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接着让学生在山体模型上找出具体的地形部位,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同时为后面学习各种等高线地形图作好了铺垫。)

         活动二:制作山体模型

1、学生分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用橡皮泥制作一个山体模型

要求模型必须具备高低不同的两个山顶,陡缓不同的两种山坡;还要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表形态。

2、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参与学生的制作过程,把做得较成功的展示给大家欣赏、借鉴;帮助学生在已做的雏形上使山脊、山谷的凹凸更加突出。

3、找出自制山体中的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表形态发及两个山顶的相对高度指的是哪部分。

(在用橡皮泥制作山体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们合作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交流过程中,生生互补,集思广益,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拓宽了知识,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三:绘制等高线

1、多媒体课件演示等高线的绘制过程:在演示的过程中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等高距的定义。

2、小组活动:各小组用自制模型,按电脑示范方法水平切割成四块,依次从山脚到山顶把每块底截面线绘在白纸上。这样,实现从立体图到平面图的转换。

3、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发现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例如有的小组切割不是按垂直距离,而是按相同的斜坡距切割。发现做的好的及时表扬,如有的小组两位同学负责切割模型,两位同学负责绘图,标出海拔,分工合作,任务完成得又有序,又快。

(运用多媒体的演示形象直观地把抽象的等高线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把等高线等概念放到实践操作中感知,让学生在绘制等高线的过程中体会到等高线的特征。通过眼、手等感官直接感知到了等高线的绘制方法,思维得到了升华,头脑中已深刻地留下了形象,对等高线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活动四:探究学习

1、小组活动:让学生对照已完成的山体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

1)思考:陡坡和缓坡地等高线地形图上疏密情况如何?

讨论交流: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

2)在地形图上用字母、图例和注记标明地表形态的具体部位:

2、出示问题:如果没有对照山体模型,有些学生很难把山脊、山谷位置标正确,那么只有等高线地形图时,又应如何区分山脊和山谷呢?

3、请各组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各组学生在仔细对比观察立体模型和平面地形图后,会发现,山脊、山谷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形态虽一致,但等高线高低变化趋势却刚好相反,教师表扬成绩后归纳总结,山脊、山谷异同点。

4、教师归纳:山脊: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高处凸出。

5、小结五种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课件出示)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小组制作成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地形模型,自己总结各种地形的等高线特点。主要是想通过感知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学生通过比较山体模型各部位与各种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分析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学生充分合作,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在学生交流自己想法时,不仅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使自身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反思:

         地形图的判读这本部分教学内容是以认知地形图为中心容量大,相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不仅仅靠教师口头讲解和几幅图片就能形成空间思维和认识、运用地图的。因此,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形象、直观,把各种地表形态与地形图紧密联系在一起比较分析,便于初一学生理解接受。,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节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围绕这个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设计学生活动用橡皮泥捏实物模型,根据实物模型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再根据模型来指导学生自己阅读等高线地形图,自己找到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的理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生活中的较熟悉的山体模型逐渐抽象出各种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了等到高线地形的建模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等高线并不神秘,地理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整个教学过程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本节课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思考、在观察活动中分析,把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形象具体地烙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应该说整堂课圆满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在活动中,对于个别学生和小组的回答教师没有给予他们适时适当的表扬和表现机会,没有调动起他们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反馈时也可以设置一些和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小问题让他们解决,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奋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更有利于加大课堂教学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体现了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三步:活动演示

    让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手,握住拳头,手背朝上,就是一个山地;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像力。

  在《地球的运动》一节中,如何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四季变化,一直是个难点,对学生来说,感觉抽象,我一直使用一个简单的方法,现在和老师们交流一下。

        准备地球仪一个,11.1长硬度较大的铁丝两根(不容易弯曲的),铁架台一个,高度一般在60----70厘米高,具体高度根据你选择的地球仪的大小.

         将两根铁丝呈""字形固定在铁架台上,代表四至点时的太阳光线。注意一定调整好高度,高度的标准是铁架台的底座和地球仪的底座在同一水平面的时候,有一根铁丝正好指在赤道上。

        将地球仪放置在铁丝的四个端点时,很容易发现太阳直射点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点时在地球上的位置。

       如果多用几根铁丝,四根或者再多,移动地球仪,还能看到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情况。

       我感觉这个方法,比使用教具模型《地球运行仪》效果都好,因为这个装置简单明了,用铁丝代表太阳光,学生看的清楚。

A山顶---等高线值由外向内越来越大,最里面呈闭合形态;

B鞍部---两山顶之间空白地方;

C山脊---等高线由内向外突出,且等高线值由内向外越来越小;

D山谷---等高线由外向内凹进,且等高线值由外向内越来越大;

E陡崖---等高线重叠,用锯子状表示。

刚讲完等高线的判读,什么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的判读还是让很多学生头晕,第二节课我走进教室,伸出我的手,让学生看看,只听见一片"哦。。。。"的恍然大悟的叫声。手上画的什么呢?见下图。


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是不是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等都能一目了然。考试的时候使用被抓住了,别说是我说的哦。呵呵 !!

学生非常感兴趣,常常向我询问为什么暖空气轻、冷空气重、为什么会上升等一系列问题。

课本对这部分知识未做过多的描述,在课外活动中我就采用几个物理小实验和多媒体视频来说明这部分知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实验准备材料:玻璃杯,开水、冰块、保温瓶、玻璃板

实验方法(实验后,举生活中常见的其它事例:如做饭时的蒸汽、打开冰箱时的出现的冷汽等)

暖空气轻:在玻璃杯中倒入开水,观察热汽上升。

冷空气重:将冰块从保温瓶中取出,放在倒扣着的玻璃杯上,观察冷汽下降。(需仔细观察,现象与周围温度有关,有时不明显)。

冷凝成雨:在倒入开水的玻璃杯上方放玻璃板,观察上面出现水珠。


评论Comment

↓↓↓↓
取消留言

公告Notice

欢迎加入谷歌blogger交流群:125691905 设计:臧超 by臧超地理工作室 Github代码 本站开源 网站大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臧超地理频道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ronangelo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Theme:http://newbloggerthemes.com/frontier-blogger-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