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分析2.4 第四节 海陆变迁

课文解析:

第四节  海陆变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3.通过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发现到板块构造的提出,加强对学生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
4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5.通过阅读示意图进行演示、模拟等,初步了解海陆地形的形成及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6.通过学习海陆变迁等实例,认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永无止境。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四部分内容。
文本框: 海 陆 变 迁
“地表形态变化”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是不断变化的,课程标准并不要求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变的”,也不要求掌握“海洋与陆地为什么会变”,仅要求学生在事例中知道“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学生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量的限制,实际上他们难以举出说明沧海桑田的例子,因此需要教材或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例,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开阔视野,再去搜集有关的实例。提供的实例应包括海变陆和陆变海两个方面。海变陆的例子比较多,如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形成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是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围海造田等。相比较而言,陆变海的例子难找些,并且学生也较难理解,如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床遗迹,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等。
本条课程标准重在进行科学观念教育。地球科学是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加强科学观念教育是地球科学部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地球表面的海陆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由于海陆的运动变化极其缓慢,人们不易察觉,因此,让学生初步形成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有助于破除迷信,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方法。从观念培养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海陆仍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这也需要用一些实例来说明,如珠穆朗玛峰还在升高,大西洋和红海还在扩大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尽管我们察觉不出来,我们脚下的大地一直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按照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首先指出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然后并没有阐述“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变的”和“海洋与陆地为什么会变”,而是重点通过两类事例说明地表形态变化,特别是海陆变迁的变化。一类事例说明海洋变成陆地的缓慢变化,如教材中“图2-53 云南石林”和“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又通过活动中的现象“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陆地变成海洋的变化。另一事例说明地表形态变化的剧烈变化,如地震和火山喷发。教材最后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地表形态变化”的理解。活动要求学生解释地表形态变化现象,学生作出正确回答肯定有困难,这是故意设疑,让学生“碰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入 “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等内容打好伏笔。
“大陆漂移假说”这部分内容没有直接的课程标准对应,但它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知道的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也是关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方式的假说,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程标准在说明中,要求加强对学生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介绍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内容和魏格纳对大陆漂移的发现和研究,这些生动的素材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培养。
教材首先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介绍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观点,然后通过“图2-55 大陆漂移的过程(模拟)”直观地强调大陆漂移假说的核心内容。教材通过“阅读”介绍了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重点描述了魏格纳善于观察和积极研究的科学态度。最后,教材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假说提出的理由,同时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和观察能力。
“板块构造学说”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的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对于79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板块构造学说比较困难,课程标准为此对本条课程标准作了说明:要注重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这样,我们可对本条课程标准作如下理解。第一,安排板块构造学说,是对海陆运动变化的理性认识,即在说明科学家对于海陆变化原因的探索。第二,作为探索,重在过程(即科学史教育),因此需要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应由大陆漂移假说引入,按照科学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从而体现科学的方法,即发现问题──思考假设──找证据论证。第三,板块构造学说只作基本了解的要求,重点掌握板块基本划分(六大板块)、板块与地壳运动的关系。第四,能利用板块构造学说简要解释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联系。
按照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教材“又提出……”说明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假说”和“海底扩张假说”基础上提出来的。体现了注重“科学史教育”思路。
教材以简洁的文字和形象的图像说明了板块构造运动的基本观点:全球岩石圈主要有六大板块和许多小板块构成;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接地带的地壳比较活跃;板块运动导致陆地和海洋的相对位置变化。
“能够说出世界著名山系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也是该段教材的重点,但教材并没有安排进行正面阐述,而是安排P.4344活动,通过模拟操作活动,既熟悉了六大板块及分布,又帮助理解了板块运动与海洋、高大山脉形成的关系。具体的“世界著名山系”形成可以在活动中感悟。科学态度重在探索,重在过程,重在科学的方法(发现—假设—论证),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材最后安排了“海洋的生成与发展过程”的阅读活动。教材通过四幅图像,配简短的文字说明,描述了海洋的生成与发展过程。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加深对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变化(如海洋、大洋中脊、海沟、岛弧的形成)关系的理解。
“火山与地震”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说出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对该课程标准的理解应该是:一是要掌握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二是要能知道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而不要求掌握火山、地震的发生与板块运动的具体关系。
近年来,全球处于地震多发期,地震发生区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在本条课程标准的教学中,有必要向学生渗透有关地震突然发生时需采取的主要应急措施方面的知识。
按照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直接阐述“板块张裂和碰撞挤压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并没有阐述板块交界地区为什么火山、地震频繁。教材通过一组地震发生次数、活火山数目说明板块张裂、碰撞地带火山、地震的频繁程度。教材重点介绍了世界上的主要火山地震带,并通过六大板块示意图与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得到火山、地震带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图2-62中,六大板块之外还列出了许多小板块,这不是增加学生识记的难度,而是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教学时可以简单地进行说明,但不要深究。
教材通过两则阅读材料,让学生简单了解火山和地震。“火山之最”和图2-63让学生了解火山喷发壮观景象和火山分布,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东日本大地震”用最新的资料描述了地震带来的巨大危害,让学生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从而理解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教材通过P.47“活动1”说明全球的地壳活动进入活跃期,通过标注图像和观察,加深板块运动与地震的关系。教材通过“活动23”,向学生渗透有关地震突然发生时需采取的主要应急措施方向的知识,培养防灾减灾的观点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提纲

一、地表形态的变化
1.缓慢地变化
2.激烈地变化
二、大陆漂移假说
三、板块构造学说
1.六大板块
2.板块运动
3.板块运动与地形
四、火山与地震
1.火山、地震带和板块运动
2.地震应急措施

四、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精选实例,说明地球自诞生以来,风云变幻,历经沧桑,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只是地球发展史中的一幕。
【地表形态的变化】
此内容为本节重点内容之一,但课程标准只要求“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内容比较简单,因此要通过各种活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导入:
方案①:通过一段地形演变的录像资料引入。
方案②:通过“沧海桑田”这一成语引入。
方案③:通过一段当地地形演变的阅读材料引入。
方案④:今天的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有8844米高,有人却在其峰顶发现了鱼骨化石,由此证明它原为海底的—部分,显示出地表形态的变化。
教学过程:
引导设问: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今天地球上的地表形态仅仅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面貌的一个片段。地球面貌真的在变吗?你知道哪些地理现象说明地球地表形态在变化?
课堂活动:
活动1:分小组先讨论,后收集能说明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事例(地理现象)。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说一说他们找到的事例。教师进行引导评价,以鼓励为主,但对不符合条件的事例应该先让其他同学进行判断,然后教师说明不符合的理由。教师把每组找到的事例进行简单板书,为下个活动做准备。
活动2:利用上个课堂活动学生们找到的能说明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事例进行简单分类。哪些事例(地理现象)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在短期内不易被人们察觉?哪些事例(地理现象)是很激烈的表现,易被人们察觉?
活动3:分四个小组思考完成P.42活动。分小组派代表上台阐述本组讨论的结论。本内容相对较难,教师对不规范的答法应该加以引导纠正,并说明理由。最后让学生把活动中的四个事例分类:哪些说明陆地变为海洋?哪些说明海洋变为陆地?

【大陆漂移假说】
教学导入:
方案①: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海陆之间也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海陆之间是如何变化的呢?人们试图解答这一问题,从而提出了许多假说。其中大陆漂移假说就是其中之一。
方案②:大家听说过南极洲吗?南极洲地表覆盖着2000米厚的冰层,几乎寸草不生,但我们发现南极洲地层内储藏有大量由高等植物变成的煤炭。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说明南极洲大陆过去不在寒冷的极地地区,是由其他地区“漂”过来的。
方案③:20世纪初的一天,一位德国的青年气象学家生病了,躺在病床上看墙上的世界地图,他发现南美洲大陆东岸的凸出部分跟非洲大陆西岸的凹入部分很相似。这使他提出疑问——南美洲大陆跟非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他并没有让他的想法变成空想。而是付诸努力找了很多证据去证明他的大胆设想。后来他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假说。
教学过程:
本段可以采取探究法进行教学。
课堂活动:
活动1
引导学生完成P.43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非洲和南美洲能如此吻合地拼合在一起呢?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再让学生提出假设——“两块大陆原来在一起,后来是漂移形成现在的位置”。
引导过渡:大陆漂移假说除了轮廓的吻合这一证据外,还有什么证据呢?——“寻找证据论证”。
活动2
方案①:叫两位学生上台,每人握住一页有文字和图像书纸的一边,两人同时用力拉扯使书纸变成两部分,然后再拼合起来。教师引导:拼合的时候除了考虑轮廓外,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检查拼合是否完好?
学生回答:“文字与图像”。
引导归纳:大陆表面也有“文字”和“图像”,即地层形态和化石。经过实地考察发现,非洲西侧和南美洲东侧的地层形态和化石也相似。
方案②:展示投影图片: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图。引导思考: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按理说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同学们能解释一下,它们为什么会分布在大西洋两岸的同纬度地带呢?
活动3:学生阅读P.42“阅读——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引导思考:①现在什么技术证实了大陆在漂移?②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这让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归纳:20世纪60年代以来,古地磁学,深海探测和大地精密测量等研究结果,都有力地证实大陆确实在“漂移”。人造地球卫星的精密测量表明:大西洋以平均每年15厘米的速度扩展。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与美洲大陆之间,在以平均每年5.1厘米的速度靠近。
魏格纳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假设,然后积极寻找证据论证,这是积极的科学观。我们也应该树立这种科学精神和科学观。
过渡:大陆漂移假说有哪些基本观点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并结合前面活动过程中的了解进行归纳。
1.地球原先只有一块“泛大陆”。
2.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向外“漂移”,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
引导学生阅读P.43“图2-55 大陆漂移的过程(模拟)”,加深对大陆漂移的印象。不管是大陆漂移的基本观点,还是大陆漂移的过程,都不需要识记,目的只是让学生受到科学史的教育,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

【板块构造学说】
本段重点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①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②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内部比较稳定,交界地带比较活跃;③板块运动与世界主要山脉形成有关。这几点要通过看图和活动获得,而不要仅记住这几点结论。
教学导入:
大陆漂移被证实后,必须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会漂移”,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多种学说,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最为著名。
教学过程:

1.六大板块
课堂活动:
活动1:读“图2-57 六大板块示意”或“图2-62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观察六大板块名称、位置及海陆构成,回答:①全球分为哪六大板块?六大板块中有大西洋板块、北冰洋板块、欧洲板块、亚洲板块、大洋洲板块吗?②六大板块中地表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哪一个板块?其他板块地表都是大陆吗?活动目的——熟悉六大板块的划分。
活动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没有名称的六大板块示意图,请学生上台把六大板块的名称拖入相应位置。
活动3:照图2-57,引导学生用一张相对较硬的纸,仔细撕(或剪)成六大板块的形态(可以先用笔勾出轮廓再撕(或剪)),然后再拼合起来。要求:教师可用报纸在讲台上演示,不要花太多时间,只示神似即可。活动目的——加深对六大板块的了解,同时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

2.板块运动与地形
引导:地球上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正是由于它们的运动导致了海陆变迁、大陆漂移等,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因为,交界地带板块或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形成各种各样的地形。
课堂活动:
活动1:引导学生完成P.43~44活动。教师给全班进行分组,二人或三人一组,操作和思考均要求合作完成,对完成出色的小组进行表扬鼓励。
活动2:阅读世界地形图,找出世界主要山脉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活动3
方案①:阅读P.45“阅读:海洋的生成与发展过程”,试着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①东非大裂谷;②红海;③大西洋;④大洋中脊;⑤海沟与弧形群岛。
方案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放映“海洋的生成与发展过程”的动画影片,试着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①东非大裂谷;②红海;③大西洋;④大洋中脊;⑤海沟与弧形群岛。
归纳小结:全球岩石圈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内部比较稳定,交界地带比较活跃;板块交界地带因张裂和碰撞形成多种地形,其中世界巨大山脉带都是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火山地震】
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是本段教学重点,也可以采用探究法教学。
教学导入:
引起海陆变迁的地壳运动过程中,地球内部会以地震和火山喷发等形式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全球分布有500多座活火山。
教学过程:
引导:你了解地震和火山吗?全球数目众多的地震和火山分布在哪些地区呢?有什么规律?
课堂活动:
活动1:引导学生完成P.47活动第1题。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图中“菲律宾板块”进行简单说明:它属于大板块内部的次一级板块。活动目的——通过标注地震分布,了解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活动2:阅读P.46阅读:“火山之最”,让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的景况。引导:在地图上找出印度尼西亚、阿空加瓜火山,思考为什么这些地方多火山。活动目的——了解火山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活动3:阅读“图2-62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找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有哪些,它们与板块运动有何关系?
归纳:世界每年平均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这些地区是板块运动中相互挤压的边界。其中,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中,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80%。全球现有500多座著名活火山,基本上都分布于此。
过渡:强烈的地震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害。
课堂活动:
活动1:阅读P.47“东日本大地震”,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引导提问:你知道日本为什么多地震吗。活动目的——感受地震的危害,敬畏自然;加强前面知识的运用。
(因教材中涉及有感地震和破坏性地震的知识,老师有必要给学生简单介绍震级的概念及国际通用的“里氏震级”的震级标准。)
活动2:分析教材P.48活动第2题中的几幅漫画,判定地震发生时,哪些是正确的自我保护应急措施。讨论除了这些之外,还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课后活动:
1.为加强感性认识,组织一次野外考察,看看学校附近的岩层有什么变化,是由于挤压还是张裂作用造成的。
2.调查访问或通过资料搜集,写一篇短文,介绍地震前常出现哪些异常现象,
3.查阅最新资料,看看最近在全球又有哪些国家发生了地震,造成了多大的损失,试用板块构造理论加以说明。
4.组织学生观看影片《洛杉矶大地震》和《火山喷发》片段,积累防震抗灾的经验和教训。
5.地震多发地区可进行一次防震演习。

1  本节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的方法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探究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①学生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自然而然地进入科学的学习。探究教学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为此,学生必须参加,如:观察,测量,收集,组织并解释数据或资料的活动,使之真正接触由科学家建立起来的科学事实,原理,定律。经过思考从而提出问题,并寻求理解。他们应当用自己的想象力或组装仪器设备或使用药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分类。从而得出推论并通过测试进行推断,最后概括出结论。
②探究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教学。不是让学生“读,记”科学,而是动手“做”科学。大量地安排实验室活动是为了诱导学生研究问题,而不仅仅是举例说明课文。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大量信息,在观察自然中产生问题,用不同方式作出记录,以便保存与交流,在测量、比较中学会一整套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能;通过思考得出结论,并计划进一步行动,在解答问题中增长知识和才干;随着知识的增长,将对他们提出越来越复杂的问题,“灵感”就在这大量的切合实际的综合分析和正确的判断中“瓜熟蒂落”地产生。最终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寻找规律,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究能力。
③探究教学旨在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地理教学的目的——认识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认识发展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开始逐步提高到理性思维的。探究教学力求通过活动的过程引出观察与解释,数据与概念模式之间的差别来。④探究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探究过程有独立的操作、思考,也有集体的分析讨论,这既给予学生独立思考,自我钻研,自我决策,自我负责的机会,又要在讨论中强调对旁人观点的容忍态度,强调尊重科学事实的态度,以及依事实批判地思考的态度。这种既重视个性发展,又重视集体合作的民主氛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日后的科研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

评论Comment

↓↓↓↓
取消留言

公告Notice

欢迎加入谷歌blogger交流群:125691905 设计:臧超 by臧超地理工作室 Github代码 本站开源 网站大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臧超地理频道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ronangelo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Theme:http://newbloggerthemes.com/frontier-blogger-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