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分析:6.1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运用“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等图像,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结合沿125°E东北地区剖面”沿45°N东北地区剖面”,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以及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4.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3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本节教材所对应的课标内容是“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一个区域的绝对位置是指它的纬度位置,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区域的纬度位置决定了这个区域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而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又影响该区域气候的基本模式,从而影响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的基本生存模式。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认识某一区域内有无特殊纬线穿越过境,例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相对位置是指一个区域相对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例如某个区域的海陆位置,就是它相对某个大陆或某个大洋的位置一个区域相对位置的重要,是因为在纬度位置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特征受其周围地理事物,包括其他区域的影响。区域相对位置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教学中。确定区域相对位置的重要一环是确定参照物,并描述该区域与参照物的关系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在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已经触及对地理规律的认识。这种空间关系的教学在初中不可能很深入,但是通过区域的相对位置来初步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这种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于地理位置的学习,应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充分运用地图认识一个区域的位置。使用地图,是学习区域位置的基本方法地图能表现空间位置的完整性,使区域的地理位置一目了然。这一点,使地图大大优于学生的观察以及文字的阐述。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个区域的经纬度位置的教学一般做模糊处理,因为精确描述一个区域的经纬度位置比较困难,必要性也不大。第二,多从相对位置的角度认识一个区域位置的重要性在球面上定出位置并非易事例如给学生一个乒乓球,在乒乓球上画一个黑点,要求学生说出那个黑点的位置,就会发现,这是个很困难的事。所谓确定位置总是要和其他什么东西来对照,即要有参照物。描述区域地理位置必须和一些可观察到的地面特征结合起来,例如,山脉、海岸、河流、城镇等。地理教学中一直用“五海三洲之地”来概括西亚的地理位置,通过西亚与周围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揭示了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地理事物的分布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区域内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有不同的类型。在地域上,按空间延续方向可分为水平分布、垂直分布,按分布形状可分为面状分布(如农业)、线状分布(如铁路、河流)、点状分布(如工业)、岛状分布(如城市)。在成因上,按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可分为自然分布(如地形、气候)、人为分布(如人口、城市、产业)。
关于地理事物分布的学习,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把地理分布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讲授地理空间分布知识,形成空间分布概念的最佳途径就是使用地图。地图既是地理分布知识的来源,又是巩固这些知识的工具。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地图的使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分布知识。第二,抓住分布规律。地理分布知识属于地理事实范畴,要学好这类知识,必须有意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以纲带目。第三,创设问题情境。就分布讲分布,往往枯燥无味。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记忆,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例如,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的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乃至人类活动。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样,植物的分布受到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影响,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对其生长的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在地理位置这部分内容中,教材正文介绍了东北地区的范围、面积,阐述了东北地区的相对位置。教材安排了一则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联系在世界地理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来认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进而整体把握其地理位置特征。教材设计了两组活动,第一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来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中感悟运用地图是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第二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说明地理位置对区域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重要影响,运用地图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和评价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教材将“阅读材料安排在两组活动之间,其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感悟方法指导方法运用方法习得方法的完整学习过程。阅读材料在两组活动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地形特征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安排了1幅地形图和2幅地形剖面图,紧接着安排了一组活动(可以视为前活动),让学生通过读图来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运用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河流的分布及三江平原的形成原因。教材之所以这样来安排内容,是因为“活动所要求的相关技能,学生在七年级的地理学习中就接触过,将这些方法进行迁移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主完成活动中的相关任务。再次,教材正文扼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和地表结构特征,这既是对活动探究结论的呼应,也是对东北地区地形特征的概括。最后,教材安排了一则“‘白山黑水’”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东北地区的特色地形区和河流概况。
在“气候特征这部分内容中,教材安排了一段正文内容,扼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为了增强活动的探究性,正文在表述上是留有余地的,如关于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的内容,正文部分就没有介绍。为了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正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教材安排了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3幅地图,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以及1东北地区乡村冬季景观的照片。东北地区乡村冬季景观照片突出了区域的地理特征,可以让学生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森林与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东北地区又有林海雪原之称,故而教材安排了一则东北地区的森林阅读材料,而且这则材料也可以为后面的活动3题做知识铺垫。最后,教材安排了一组“活动,这组活动12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认识并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这既是对正文内容的进一步强化,又是发展学生学科能力的一个相当不错的载体;第3题,引导学生通过读“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并联系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探究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用来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为有效降低第3题的难度,玲玲、贝贝的对话内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教学提纲
一、地理位置
1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
2.面积:土地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3.绝对位置
1)大体位于120°E135°E40°N53°N
2)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位于中温带
4.相对位置
1)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2)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5.地理位置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二、地形特征
1.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2.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1)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2)中间是山地和丘陵
3)内部是广阔的平原
三、气候特征
1.属温带季风气候
1)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2)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3)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我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2.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
1)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2)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四、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

四、教学建议
新课导入:
方案①:照片导入:展示反映东北地区地理特色的景观照片,如教材中的三江平原、长白山天池、东北地区乡村冬季景观(中国雪乡)、大兴安岭森林景观等图片,让学生对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一个初步认知。
方案②:话题导入: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近期在东北地区发生的热点事件、重大新闻、天气现象等,来营造教学情境,切入课题。
方案③:谜语导入:你知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指的是我国哪一个地区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顺势切入课题。
方案④:谈话导入:关于东北地区,你了解哪些内容?通过师生的对话,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再顺势切入课题。
方案⑤:朗诵导入:由学生朗诵本章的导言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再切入课题。
【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出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两幅图,教师指图讲解: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东北地区的土地面积为78.8万千米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出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中国温度带分布三幅图,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24活动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相应点拨和指导。
讲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过许多与地理位置相关的问题。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过描述大洲、地区、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过评价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方法。你还记得这些知识和方法吗?你了解地理位置的概念及其分类吗?你了解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吗?你知道如何来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吗?下面,我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课堂活动:
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25活动1题,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2.学生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师引导学生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3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26活动23题,教师应提供相关地图,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4.组织学生讨论描述、评价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教师对学生所说的内容暂不做评价。
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内容,对上一个步骤所总结出的方法进行完善。
6.教师针对上述步骤进行总结,小结时应把握好以下重点:
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一般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般从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的角度进行评价。
②运用地图是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应充分运用地图来认识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学习方法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要联系旧知来学习新知。
针对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指出主要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地形特征】
教学过程:
教师我们在七年级下册学习过描述大洲地形特征的方法,你还有印象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平均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和特色地形。
教师:那么,东北地区具有怎样的地形特征呢?下面,我们通过一组课堂活动来探究这个问题。
课堂活动:
1.出示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27活动1题。教师讲解时,注意渗透了解区域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状况的方法。
2.出示“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学生归纳:南北两侧高,中间低;出示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学生归纳:东西两侧高,中间低。然后,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27活动2题,注意渗透了解区域地势特征的方法。
3.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27活动3
4.结合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阅读教材中的“‘白山黑水’”材料,注意将材料所涉及的地名落实到地图上,了解东北地区的特色地形和河流概况
5.要求学生据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表结构特征,并绘制东北地区呈半环状的地表结构简图,如右图所示。
6.教师对上述活动过程进行点评、小结。

【气候特征
教学过程:
教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那么,东北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又具有怎样的气候特征?
    教师出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结合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联系以前所学的相关气候知识进行回答。这个步骤不必追求标准答案,旨在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来建构东北地区的新知识。
课堂活动:
1.出示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三幅图,组织学生完成P2930“活动”第12题。
2.引导学生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较多,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
3.引导学生归纳东北地区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4.阅读教材中的东北地区的森林材料,了解东北地区森林与气候的关系。出示东北地区乡村冬季景观大兴安岭森林景观两幅照片,让学生感悟东北地区“林海雪原的区域特征
5.教师对上述活动过程进行点评、小结。

【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师: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由于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下面,我们通过探究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课堂活动:
1.出示“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30活动3
2.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的探究内容,谈一谈对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看法。
3.教师对上述活动过程进行点评、小结。
课堂检测: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最好能给出一个学生没有学习过的区域,通过提供相关地图,引导学生描述和评价该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分析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这样能更好地检测学生对本节所渗透的方法的掌握程度。相关练习题请参考与教材配套的《助学读本》。
课堂小结:教师小结时,除总结本节所学的知识外,应侧重对本节内容中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如认识和评价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认识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认识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等。

1:本节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的方法
1.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意义
区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区域的基本地理特征,这是认识区域的基础知识。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绝对位置是指它的经纬度位置,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区域的纬度位置决定了这个区域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而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又影响该区域气候的基本模式,从而影响其农业生产和人们的基本生存模式。例如,我们虽然还没有学习台湾省,但通过看地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南部,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以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为主,普遍种植水稻。相对位置是指一个区域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在许多情况下,相对位置的重要性大于绝对位置。例如,北京位于39°54N、116°E,对于我们探究北京的地理位置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来说,就没有太大的意义。这时,我们会更多地利用北京背靠太行山脉,面向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这个相对位置。
2.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东北地区在自然景观上表现出冷湿的特征,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冬季寒冷,高纬度固然是基本因素,但它的相位置也有明显作用。它北面与北半球的“寒极”——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所在的东西伯利亚为邻,从北冰洋来的寒潮,经常侵入,致使气温骤降。西面是高达千米的蒙古高原,源自西伯利亚的冷也常以高屋建瓴之势,直袭东北地区。因而,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陆低10以上。东北面与素称太平洋冰窖的鄂霍次克海相距不远,春夏季节从这里发源的气流常沿黑龙江下游谷地进入东北,使东北地区夏温不高,北部及较高山地甚至无夏。东北地区显著地向海洋突出南面临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给东北地区带来较多雨量和较长的雨季。由于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虽不十分丰富,但湿度仍较高从而使东北地区在气候上具有冷湿的特征。东北地区有着大面积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草甸草原,肥沃的黑色土壤,广泛分布的冻土和沼泽等自然景观,与它的气候密切相关
3.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把对区域的探索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上,是开展探究学习的前提。为了让区域地理学习有较强的探究性,提出的问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学生有兴趣去探究二是学生有“空间”去探究三是学生有能力去探究四是对学生来说该问题有意义去探究。下面,通过三个常见问题来说明:
问题1:东北地区大致位于我国的哪个方位?
问题2:新疆发展长绒棉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问题3:台湾海峡是著名的水域,人们却在海峡底部发现了森林遗迹,怎么解释呢? 
第一类问题属于搜寻事实类,学生容易找到问题答案。这类问题继续深入探索的深度和广度比较小,即不具有足够的探究空间。简单识记或资料查询不是探究。
第二类问题可以作为探究学习的主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运用一定的数据资料,经过一定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过程,也会出现不同看法,产生争论,有探索和发现的空间。但是,应该注意,如果问题是紧扣教材拟定的,教材很可能已经给出问题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问题不再具有探究意义,因为学生很容易从课本上找出这问题的答案。
第三类问题是最具有探究性的。对比三组问题的形式,可以看出,只有第三组问题是揭示现实中的矛盾的,地理现实与学生具有的常识之间不一致,就会在学生内心产生冲突,这种冲突是学生产生探究愿望的原动力。 

2:本节活动目标及答案提示】
P.24活动:【活动目标】通过读图,初步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从中感悟到运用地图是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答案提示】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邻国有朝鲜、俄罗斯,邻省(区)有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濒临的海洋有渤海、黄海。  2.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纬度14°,主要位于中温带。  3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最近距离约100千米。

P.2526活动:【活动目标】了解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说明地理位置对区域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重要影响,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和评价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进而发展学生的相关能力。
【答案提示】1.图63表示的是绝对位置,图64表示的是相对位置。  2.(1)日本四面环海,是一个岛国;中国一面临海,面靠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蒙古深居内陆,是一个内陆国。海陆位置对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可从多个方面举例说明,如蒙古为内陆国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日本为岛国四面环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国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日本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岸线长,海域广阔,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陆上交通便利,通过中亚可达西亚、南亚及欧洲,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  (2)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所处的纬度由高到低,东北平原主要位于中温带,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海南岛位于热带。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有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作物有水稻、油菜、甘薯、茶叶等;海南岛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主要作物有水稻、热带作物等。  3从相对位置来看,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濒临渤海和黄海,背陆面海,海陆交通便利。从绝对位置特别是纬度位置来看,东北地区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温度条件可满足许多作物的正常生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P.27活动:【活动目标】在地形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运用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描述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进而发展学生的相关能力。
【答案提示】1.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有小兴安岭、长白山等,主要平原有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2东北地区的地势高低,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分布: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地势较低;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地势相对较高;内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较低。  3玲玲的说法正确,可在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上找出判断依据: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进入三江平原后,因地势低平,流速减缓,导致泥沙大量沉积。

P.2930活动:【活动目标】通过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读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联系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答案提示】1.(1)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28~—8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1824。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明显偏低。  (2)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5001000毫米,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大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2.(11月平均气温从高到低排序为:C城市→B城市→A城市。  (2)在ABC三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C城市。  (3A城市为哈尔滨,B城市为长春,C城市为大连。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31) 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的垂直变化是: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红松、落叶松、云杉→岳桦林→高山苔原。植被出现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因海拔的影响,气温从山麓到山顶逐渐递减。 (2)长白山东南侧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西北侧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因而,同一座山体两侧的降水量会有明显不同。  (3)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东南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同一植被带的分布上限比西北侧要略高一些。


评论Comment

↓↓↓↓
取消留言

公告Notice

欢迎加入谷歌blogger交流群:125691905 设计:臧超 by臧超地理工作室 Github代码 本站开源 网站大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臧超地理频道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ronangelo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Theme:http://newbloggerthemes.com/frontier-blogger-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