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分析:6.3第三节 美洲

6.3 美洲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美洲的地理位置,了解“地理大发现”与“新大陆”的联系,了解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线和范围。
       2.运用地图,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并比较南、北美洲的地形和气候差异,学会运用比较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3.运用地图,分析地形对美洲气候的影响,并进一步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4.观察大洲的地形特征,学会绘制其地形简图;运用气温、降水等相关资料,学会判别气候类型。
5.能独立描述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并形成熟练的。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新大陆”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两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新大陆”的正文部分,教材首先阐述了美洲的全称和美洲被称为“新大陆”的原因,再结合图6-28 “美洲国家和地区分布”,介绍了美洲大陆上南、北美洲的划分,拉丁美洲与美国、加拿大之间通用语言的差异及其原因。在这部分内容中,教材还穿插了“‘三线’穿越的白令海峡”、“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等4则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属于正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的正文部分,为引导学生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比较法,编者特意采用对比的方式来写作,教材结合南、北美洲的地形、气候分布图,归纳出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并着重分析了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在呈现方式上也很有特色,将南、北美洲的地形分布图与景观照片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对这两个大洲地形特征的认识更为直观;将南、北美洲的4幅气候图组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对这两个大洲气候特征的比较更为方便。这部分内容的活动部分,紧紧围绕南、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个教学的重难点来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部分内容中还穿插了阅读材料“学会判别气候类型”,这个阅读材料与上一节阅读材料“学看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是姊妹篇,都属于渗透学习方法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美洲的区域地理特征,教材以阅读的形式介绍了美洲的居民与经济,并采用对比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比较南、北美洲的地理差异。

三、教学提纲

(一)“新大陆”
1.“地理大发现”与“新大陆”
2.巴拿马运河与南、北美洲
3.拉丁美洲
(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1.北美洲地形特征
1)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2)三大南北纵列带
3)格陵兰岛与五大湖
2.南美洲地形特征
1)西部分布着年轻高大的安第斯山脉
2)安第斯山脉以东为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3.北美洲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显著
4.南美洲气候特征
1)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2)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5.学会判别气候类型

四、教学建议

【“新大陆”】
教学导入:
       方案①: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了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这节课我们将了解美洲的概况。
       方案②: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移居西班牙后,曾先后4次进行远洋航行。首次远航开始于1492年,他奉西班牙国王之命,携带致中国皇帝的国书,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在以后的3次航行中来到中美洲、南美洲沿海地带,虽未能到达中国,却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由欧洲到美洲的新航线。1517世纪,还有麦哲伦等航海家也陆续来到了美洲大陆,这就是著名的“地理大发现”。它结束了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长期隔绝的局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新大陆”的面纱吧。
教学指导:
       读图6-28,由学生简述美洲的海陆位置: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北部濒临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
转承:
       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在美洲大陆中部中美地峡的狭窄部位开凿了巴拿马运河后,以此为界线,将美洲大陆划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
       学生阅读“巴拿马运河”资料后,完成与苏伊士运河的对比表格:

运河名称
所属国家
地理位置
沟通的海洋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
南美洲、北美洲分界线
太平洋和大西洋
苏伊士运河
埃及
亚洲、非洲分界线
地中海和红海〔或大西洋和印度洋)

学生阅读完“‘三线’穿越的白令海峡”材料后。
提问:
       为什么分属俄罗斯和美国的两个小岛相距仅4千米,时间上却整整相差1天?待学生讨论后,教师可联系前面所学知识,结合图6 26 29进行扼要讲解即可,不宜过多地作知识上的拓展。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列举下面3个有趣的问题供学生思考。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返回到西班牙时,船员的航海日记上写着152295,而此时西班牙的日期却是152296。这些船员至死也不明白怎么会丢失了一天,你能帮他们找回这一天吗?(麦哲伦船队自东向西越过了日界线,日期要加上一天)
       2.一对双胞胎,先出生的是女孩,后出生的是男孩,可长大后人们却发现原来女孩一直叫男孩为哥哥,这有可能吗?你如何解释?(例如,怀有双胞胎的母亲在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的轮船上临产,女孩在日界线以西先出生,男孩在日界线以东后出生,那么,假如女孩出生的日期是920,男孩出生的日期则是919
       3.假如在日界线上修建着一座大型商场,且日界线两侧分属两个行政单位管辖,这两个行政当局规定星期天任何商业单位都必须停业休息。可是,商场经理认为休息一天会减少很多营业收入,他想星期天也要继续营业,但又不能违反行政当局的规定。请你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去想一想,为商场经理出谋划策,采用什么应对措施既可以不违反行政当局的规定,又可以达成商场经理星期天也继续营业的愿望?(在日界线东、西两侧各开一扇大门。当日界线西侧是星期天时,日界线东侧是星期六,关闭西侧大门;当日界线东侧是星期天时,日界线西侧是星期一,关闭东侧大门)
       在介绍美洲的国家和地区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先看阅读材料“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然后在图6 28上找到北美洲面积较大的两个国家以及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指的是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因历史原因,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都曾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两国通行英语,加拿大有一部分居民讲法语。拉丁美洲曾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目前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这两种语言都源于拉丁语。在拉丁美洲,巴西和一些岛国讲葡萄牙语,其他国家大多讲西班牙语。
       教师可通过设计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这2则材料时,注意抓住一些重要信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
       1.为什么中美地峡多火山、地震?(中美地峡地处板块相互碰撞地带,地壳不稳定,所以多火山、地震现象)
       2.为什么中美地峡以种植热带作物为主?(中美地峡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受海洋影响显著,炎热湿润的气候适合种植热带作物)
       3.中美洲有哪7个国家?(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
       4.印欧混血人种是什么意思?(印第安人和欧洲人通婚后的后裔,是黄种人与白种人的结合)
       5.西印度群岛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个岛?说一说西印度群岛名称的由来。(西印度群岛中面积最大的是古巴岛。西印度群岛名称的由来,请见教材阅读材料相关内容,答案略)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这个部分的教学,可采用两种方案进行。
教学指导:
       方案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相关图像,从纬度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比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异同。为便于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可设计如下表格(应出示空白表格,表格内容由学生填写):

大洲
面积〈万千米2
五带中
的位置
地形分布
最长
山脉
最长河流
主要气候类型
西部
中部和东部
名称
流向
注入地
主要流经国家
北美洲
2400
北温带、北寒带
高大山系
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落基
山脉
密西西比河
自北向南
墨西哥湾
美国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美洲
1797
热带、南温带
高大山系
平原和高原南北相间分布
安第
斯山
亚马孙河
自西向东
大西洋
巴西
热带雨林
气候、热带
草原气候

待学生完成表格后,请代表汇报学习成果,由教师订正答案,并就重难点内容作出详细讲解。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应针对所讲解的内容,穿插进行教材中的相关活动题。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美洲的居民与经济”材料,并作简单归纳。P.30活动题可作为课堂训练,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绘制大洲地形简图”活动视教学情况,可作为课后活动开展。阅读材料“学会判别气候类型”是渗透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作重点讲解并加强训练。设置这则阅读材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所属气候类型的两种主要方法。一是根据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即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在区域分布图中确认其气候类型。二是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即根据气候要素的统计资料(主要是气温和降水指标),归纳出该气候类型的特征并加以确认。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经常会用到第一种方法,如根据某地的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并通过联想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从而对该地的气候类型做出判断。这则阅读材料重点介绍了第二种方法,即分析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的方法,其方法如下:
       1.根据1月、7月的温度值,确定某地是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2.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可判断为热带气候类型,然后综合分析年降水量以及各月降水量分配等情况,判断出是属于全年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或者属于全年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或者属于全年降水具有明显干湿季变化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判断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还应看年降水量和雨季的降水量,相比之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较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多,雨季的降水也更为集中。
       3.亚热带和温带以最冷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线。
       4.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以最热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线。
       在引导学生归纳出上述要点后,教师可出示代表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等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如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中的图像),让学生判断上述图像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气候特征。
       方案②:教师可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采用“启发—讲解”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北美洲地形特征包括“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三大南北纵列带”和“格陵兰岛与五大湖”3个要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图6-32,并结合图6-4,完成下列任务:
       1.读图说出北美洲主要的山脉、高原和平原,归纳北美洲地形的分布特点。
       2.北美洲的平均海拔、地势起伏如何?
       3.塑造北美洲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什么?
       学生完成上述任务后,教师讲解并小结上述3个要点。
       教师在讲解北美洲的气候时,可指导学生读图6-44,从图中可知,北极圈穿过北美洲北部,北回归线穿过北美洲南部,所以北美洲与亚洲有着相似的气候特征: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教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问:北美洲缺少哪些气候类型?学生讨论后可得出结论:北美洲除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外,其他气候类型均有分布。北美洲受海陆轮廓的影响,热带范围相对狭窄,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读图6-44,提问:北美洲有哪些温带气候类型分布?其中以哪种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教师可让学生指图(或填图)并回答:北美洲有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温带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北美洲气候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显著,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难点。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回答北美洲西部高大山脉对来自太平洋的水汽有何影响?学生分析图6-43可知,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区位于西部高大山系的迎风坡,这些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南北走向高大山系的阻挡,太平洋水汽难以进入北美洲大陆内部,因而北美洲降水的空间分布明显受到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从墨西哥湾沿岸即北美洲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降低。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图6-326-47可知,由于北美洲中部是纵贯南北的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可长驱南下,造成自北冰洋沿岸到墨西哥湾沿岸以及北美洲东部大范围的寒冷天气;夏季从墨西哥湾沿岸北上的来自大西洋的暖湿空气,可造成大范围的高温多雨天气。这样便加剧了北美大陆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受落基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仅影响西部沿海的狭长地带。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P.2728活动第12题。
       南美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教学,可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也可由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分析、讲解。

教学指导:
       可参考归纳北美洲地形特征、气候特征的方法,归纳出南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读图6 38,找到南美洲的主要地形类型和主要地形区名称,并归纳其分布特点。南美洲的地形主要由山脉、高原、平原三种地形类型组成,西部分布着年轻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为平原、高原相间分布,从北往南的主要地形区名称是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P.2425活动第2题。“绘制大洲地形简图”活动视教学情况,可作为课后活动开展。
       2.读图6-44可知,南美洲受海陆轮廓的影响,绝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属热带地区,以热带气候为主。分析图6-416-42可知,除高山地区外,南美洲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冬季温暖;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一般不超过28,夏季没有酷暑。读图6-44可知,南美洲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为主。读图6-38,可找到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热带稀树草原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读图6-43可知,南美洲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占大部分,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3.讨论安第斯山脉对当地气候产生的影响,设计表格比较南、北美洲地形异同,分析基多和利马两城市的位置以及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对比分析南美洲大城市分布与东南亚大城市分布不同的原因。
       4.读图6-386-44可知,亚马孙平原北、西、南三面被高原、山地包围,有众多河流汇入,且该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充沛,所以亚马孙河水量很丰富。
       阅读材料“学会判别气候类型”的教学,请参考方案①中的相关内容。
       如果教学时间允许,阅读材料“美洲的居民与经济”的教学导入可参考下列方案。
       方案①:在美洲这个“新大陆”被发现之前,这个大陆上有没有居民?他们是谁?属于什么人种?学生阅读材料后,可回答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原住居民,属于黄色人种。教师再利用图片资料介绍美洲大陆上的另一类原住居民,他们坐雪橇,住冰屋,以捕鱼、狩猎为生,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他们与印第安人一样,大约在1万年前通过白令海峡的冰桥从亚洲东部来到美洲大陆。不过他们现在仅仅是美洲大陆上的“少数民族”。那美洲的居民组成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美洲的居民与经济。
       方案②:教师出示一组图文结合的资料,请学生谈一谈对美洲居民组成的看法。例如:
    奥斯卡音乐奖获得者谭盾的祖籍是中国
    篮球飞人迈克尔·乔丹的祖先来自非洲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德国出生的犹太人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祖先是英国人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祖先来自非洲
    ……
       从上面一组资料中,可以看出美洲的居民组成十分复杂,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美洲的居民与经济。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美洲的居民与经济”材料,并作简单归纳。
       最后,可将P.30活动题作为课堂训练,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1:本节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的方法
       1.图解南、北美洲气候类型的分布

       南美洲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①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赤道横穿南美洲,恰是陆地宽广部分,23面积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和洋流——南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受海洋影响大;大陆东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大陆西岸有寒流经过,起到减温减湿作用。
       ③地形地势——安第斯山脉西侧多地形雨;亚马孙平原三面地势高,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水汽容易进入。


       北美洲地形对气候影响:西部高山阻挡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它们仅分布在山脉以西狭长的沿海地带。西部高原山区降水较少,形成高山高原气候。东部低缓山地对海洋水汽的阻挡作用不显著,降水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大平原纵贯南北,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寒冷气流可长驱向南,夏季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
       2.线状地理要素的位置及其空间延展特征的影响
       在进行线状地理要素如山脉、河流、交通线等位置的教学时,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    ①确定位置;
       ②明确空间延展特征(如走向、流向等);
       ③分析空间延展特征的影响。
       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洲西部,空间延展特征为南北走向,大致与太平洋沿岸平行。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分析这种空间延展特征的影响。比如,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延伸幅度之大,在世界西岸荒漠区中是比较突出的。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差异显著,表现为西部为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干燥的温带沙漠和温带草原气候。再如,欧洲山脉集中分布在南部,其东西走向的空间延展特征,对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形成影响很大。
       3.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的地理单元,再分别加以认识
       认识地理区域时,有时需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将分析的结果加以综合,可以形成对一个区域整体特征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时,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体现地理特点的认识思路是:先根据北美洲分层设色地形图,将北美洲的地形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地形单元;然后,分别分析西部、中部和东部的地势、地形类型构成、地形的空间排列状况等地形结构特征;最后,将分析的结果加以抽象概括,得到“北美洲地形呈三大南北纵列带”的整体认识。

2:本节活动目标及答案提示
P.2425活动:
【活动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并训练绘制大洲地形简图的地理技能。
【答案提示】
       活动① 略。 
       活动② 1)略。 (2)南北美洲西部均分布着高大山脉,北美洲西部为落基山脉,南美洲西部为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与安第斯山脉组成纵贯美洲南北的科迪勒拉山系。不同点是南美洲东部地形东西延伸,高原、平原南北相间分布,而北美洲的
平原、高原则是南北纵向排列。 (3)略。

P.2728活动:
【活动目标】引导学生简要分析南、北美洲地形特征对气候特征的影响,进一步理解区域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提示】
       活动① 南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科迪勒拉山系以西狭长的沿海地带,这是因为西部高大山脉阻止了它们向东延伸,其分布特点主要与地形因素有关。 
       活动② 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寒冷气流长驱南下,造成北美洲大范围的寒冷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长驱北上,造成北美洲大范围的高温多雨天气。 
       活动③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属高山高原气候,虽然临近赤道,但因地势较高,四季如春,降水适中,气候宜人,是理想的避暑胜地。秘鲁首都利马属热带沙漠气候,虽然降雨少,但气温并不十分炎热;利马东接安第斯山麓,西连太平洋岸港口,地理位置重要,而且位于沙漠绿洲上,水源也较为充足。

P.30活动:
【活动目标】引导学生采用表格的形式来比较南、北美洲的差异,进而整体把握南、北美洲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答案提示】
       北美洲从上至下依次为:2400,落基山脉,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加拿大,以白色人种为主;南美洲从上至下依次为:大部分位于热带,亚马孙河,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评论Comment

↓↓↓↓
取消留言

公告Notice

欢迎加入谷歌blogger交流群:125691905 设计:臧超 by臧超地理工作室 Github代码 本站开源 网站大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臧超地理频道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ronangelo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Theme:http://newbloggerthemes.com/frontier-blogger-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