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源差"的学校任教,
80%的老师会犯同一个错误~
在生源质量差的学校当教师,是极其辛苦的。
很多教师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班级后进生身上。
整堂课上,不停地提问走神的学生,提醒做小动作的学生,或者严厉批评上课讲话的学生。
不停的组织学生,所以造成上课,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体力。
事实上,有一个典型的二八原理。
就是教师应该用80%的精力,去关注20%的优秀学生。
在上课时,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后进生身上。
由于不停的提醒、提问,纠正批评后进生的上课。
一,造成了优秀学生,时刻注意教师言行,反而一直在注意后进生在干什么。
于是优秀学生,并没有得到往前跑的动力。
反而耗费了大量本该思维碰撞,积极回答,发表观点的课堂思辨学习时间。
二,教师课堂耗神耗力。
表面上看是纠正了后进生的不良行为。
实际上这些后进生,他们并没有真正进步。
因为他们本来就缺乏学习内驱力,也没有什么学习兴趣,可能根本就听不懂。反而在你不停的提醒之下,变得更没有学习动力了。
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
在生源质量差的学校教书,教师课堂上不要与后进生过分较劲。
换句话来说,就是较劲了也没用。
其实只有课后"师帮生",或者"优帮差"的辅导,对这一些学生帮助更大。
若真的要让这一帮后进生取得更好的进步,上课适当组织,大体能过就行,不要一直盯住不放。
造成教师身心疲惫,后进生战战兢兢。
最终收效甚微,反而影响了优秀学生。
成为一个"三输"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