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东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春小麦等。具体情况如下:
• 玉米:是东北种植面积最广的作物,2023年东北三省玉米总产量突破70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35%以上。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集中在松嫩平原,吉林省中部有黄金玉米带,辽宁省在辽西丘陵地区建成高效节水示范区。玉米除用于饲料加工外,还可深加工为淀粉、乙醇等工业产品。
• 水稻:以黑龙江为核心,三江平原的优质粳米占全国粳米市场60%份额。当地通过江水置换地下水工程,建成多个标准化稻田灌区,还形成了稻蟹共生、稻鸭共育等生态模式,五常大米、响水大米等是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
• 大豆:东北三省大豆年产量约8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46%。2022年农业农村部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后,划定东北大豆优势产区1500万亩。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国家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主要种植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用于制作传统食品。
• 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两省的中西部地区。东北平原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小麦无法安全越冬,因此以春小麦为主,一般在清明过后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生育期约9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