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分析:2.1第一节认识地球

课文解析: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一、本章内容分析

本章涉及课标“地球与地图”中的“地球与地球仪”和“地图”(部分内容),以及“世界地理”中的“海洋与陆地”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共安排了“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和“海陆变迁”四节课文。考虑到本章内容难点过于密集,加之学生又是刚刚接触到地理这门课程,为了避免因学习难度过大,大部分学生往往丧失地理学习兴趣这种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出现的现象的发生,经过慎重考虑,教材将有关地球运动的绝大部分知识后移,安排到本册第四章第三节之中进行阐述。这样编排教材,可谓一举两得,既能够分散学习中的难点,同时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的运动有关。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因此,在“认识地球”这一节中,教材从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仪以及地球的运动四个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使学生对人类的家园——地球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地理是研究空间的学科。地球及其运动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7年级学生学习地球及其运动,在建立空间概念方面是比较困难的。利用地球仪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引发学习兴趣。利用地球仪,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地表海陆分布、各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等,还可以形象地演示地球的运动,帮助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海陆分布、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从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及课时和学生接受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总论中的自然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分只是有重点地选择了部分内容,世界地理主要选择了“海洋与陆地”、“气候”两大部分,而将地形、水文、自然资源等内容有选择地分散到分区地理中学习。在“海洋与陆地”这个部分,课程标准选择了“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两个内容。从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来看,认识海陆分布是极其重要的。在地理环境的学习中,一个基础性的目标就是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海陆分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纯自然的状况,即海陆分布的特点;另一个是人为的划分,即七大洲、四大洋。为使学生认识到海陆变迁,课程标准通过两个途径来选择内容,其一是举例说明,使学生相信确有其事;其二是科学家怎样解释海陆变迁,使学生在事实的基础上了解一些道理。因此,在“世界的海陆分布”这一节中,教材通过饼状图、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等,展示了世界海陆分布特点及其面积比较等,并介绍了七大洲与四大洋,同时还以图示方式表示了各大洲、大洋的形状和面积,以及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在“海陆变迁”这一节中,教材通过实例,简要介绍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做了介绍,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来解释海洋的生成与发展过程、火山和地震的形成与分布等地理事象。
地图是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的基础。无论是学习还是研究,作为一种工具,地图对于地理学的重要性是毋庸讳言的。长期以来,我国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地图学习,主要侧重在地图基本知识的学习,这显得有点舍本求末。地图是一种工具,工具重在利用。虽然利用工具需要了解工具,但是不能只局限于了解工具而忽视工具的性质和作用。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指导下,地图的学习目标应比以前应有所扩展,学习重点也应有所转移,应从过去的侧重于地图基本知识的学习转移到现在的侧重于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这个根本上来,即学习地图的目的是为了会运用地图。为此,课程标准没有简单地要求了解地图三要素等知识,而是从联系实际出发,选择了诸如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地貌形态、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等体现地图价值和作为地理信息载体的内容,以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识地图的性质。 因而,在“认识地球”和“世界的地形”这两节中,教材除介绍相关知识外,还重点渗透了运用地图的内容,以引导学生掌握这个基本技能。在“世界的地形”这一节中,教材从海拔和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入手,对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五种陆地地形基本类型进行了比较;基于课标将地形内容分散到分区地理中学习的考虑,教材结合世界地形图和相关示意图,只简要地介绍了世界陆地地形之最与海底地形,让学生了解世界地形的概貌,为后面的分区地理学习做好铺垫。

二、本章知识结构
未标题-1
三、课时分配建议

建议本章共授课10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节  认识地球                      3课时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2课时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3课时
第四节  海陆变迁                      2课时

第一节 认识地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会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培养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3.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在地球仪上,能较熟练地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4.在经纬网地图上能够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
5.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能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6.通过测量当地纬度、制作经度纸圈、制作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等活动,培养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基本地理技能。
7.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的过程,受到科学史的教育,激发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态度的形成。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仪和地球的运动四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地球的形状”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目前,我们可以用一幅地球卫星照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卫星照片,最有力地说明了地球的形状。学生在16年级也已经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因此,本条“标准”没有把重点放在认识“地球的形状”上,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上,目的是让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让学生领悟到人们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即使是时至今日也尚未达到尽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和计算精度的提高,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将会有更多、更新的认识。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正文内容简洁,选择4个有代表性的例子,通过三则阅读材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侧重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由“天圆地方”发展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为代表的“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船队环球航行验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地球有多大”部分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由于地球太大,很难用一个学生能直观感受的物体与之比较以说明地球的大小,因此,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描述地球的大小。可见,知识要求是次要的,而能力培养(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是主要的。从“标准”的表述看,这里不要求学生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数字,而只是要求学生会用这些数字来描述。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没有安排正文内容,仅仅呈现出一幅图像,采用图释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以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地球仪”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内容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共3条,即“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和“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部分内容)。
16年级的《科学》和《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已学习了一些关于地球仪的知识,79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没有必要做简单重复。学习地球仪是为后面的地理学习打基础,选取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后面的地理学习所必需的,既没有必要系统,也没有必要深入。因此,对于地球仪的学习应本着了解地球仪的作用,以使今后的学习、生活以至工作中能利用地球仪。认识地球仪的作用,以及利用地球仪,关键是认识经纬网,前提是了解经纬线和经纬度。对于地球仪,传统上需要介绍的内容很多,如地轴、南北极点、特殊的经纬线等,课程标准只是抓住最主要的内容——经纬线和经纬度。要求学生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应通过观察地球仪来获得相关知识,并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
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经纬网。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熟悉地球仪、认识经纬网,目的是为了运用。利用经纬网给任何地点定位,这是学习地理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学生要熟练掌握这一技能,就需要经过反复训练。训练可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其一是给出几个地名,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读出各地点的经纬度;其二是给出一些经纬度,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应的地名。在训练过程中,可通过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描述一个地点的位置,把经纬度写明确(东、西经;南、北纬;度数)是多么的重要。
有关地图的基础知识及在平面图上量算距离的技能要求,主要体现在本册教材第一章第二节中。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是地图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本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方法,而真正熟练掌握相关基本技能还需要在学习中不断训练。辨别方向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能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其二是能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这里要求学生能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日常需要,暂时最好不要让学生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在世界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学习有关极地内容时,再让学生学习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就比较自然了。在地图上判读经度和纬度,要求学生了解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以及经度和经度的变化规律。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首先介绍了地球仪。由于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球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很难观察到地球的全貌,于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即地球仪。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与地图不同的是,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形,其经纬线和地理事物的形状、方向、相对位置都与实地基本相符,因此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利用地球仪,人们可以较为方便地认识和研究地球。
其次,在说明地球仪的作用及使用的基础上,教材进而探讨地球仪上具有特定含义的点、线、面,并且指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以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而是以西经20°和东经60°组成的经线圈,原因是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教材还设计了一个观测活动(“在北半球测量当地纬度”)和两个制作活动(“制作经度纸圈”和“用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以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技能,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并加深对经纬线、经纬度、低中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划分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最后,教材安排了“经纬网”正文内容和“用不同方法制作的地图”阅读内容。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这就像我们进电影院,根据排号和座号确定自己的座位。在地图上,由于采用的制图方法不同,将经纬网从球面(地球仪)“转移”到平面(地图)上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教材以形象的方式,生动的语言,展示了地球表面经线和纬线在三幅地图上形状的变化。教材还设置了一组活动题,向学生渗透阅读经纬网地图的相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掌握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的相关技能。
“地球的运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地球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如绕地轴自转、绕太阳公转、随太阳参与银河系的运动等。即使是公转也不只是简单地绕太阳做椭圆运动,而是绕日地质心运动,同时也绕月地质心运动。在79年级,一般只学习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围绕地轴的自转和环绕太阳的公转。这是一条新增加的“标准”,而删去了相应的“活动建议”,明确了这一项是必须进行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可选可不选的“建议”。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用简练的文字介绍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教材点到即止,将这些难点内容后移,安排到本册第四章第三节具体阐述。教材安排阅读材料“‘地心说’与‘日心说’”的目的,是为了向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最后教材安排了一组学生活动,既是基于落实课程标准内容的考虑,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

三、教学提纲

一、地球的形状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二、地球的基本数据
1.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2.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表面积:约5.1亿千米2
三、地球仪
1.地轴和南北两极
2.纬线与纬度
3.经线与经度
4.经纬网
1)经纬网的用途
2)怎样阅读经纬网地图
四、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
2.地球公转

四、教学建议

节内容涉及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较多的概念,并且这些概念多为空间概念,真正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会给初学者带来学习上的困难。因此,教学时应特别注意直观教学,应尽量多准备小地球仪,以便于学生讨论、操作和观察;多利用图像,采取比较的方式,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师还可以多让学生参与识别、填写、描画等活动,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无意识记忆。

【地球的形状】
教学导入:
方案①:当我们遥望天空时,看到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是怎样的?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是圆的。老师纠正:“圆”和“球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圆”是一个平面概念,而太阳、月亮均是一个立体实体,所以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太阳和月亮都是球体。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呢?请大家看图21“地球卫星照片”,老师描述: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地球犹如悬浮在黑色大幕里的翡翠大圆盘,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蓝色的海洋与蜿蜒相接的陆地美景交辉,飘忽变幻的白云环绕其上,堪称宇宙间最美丽的天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类的家园”——地球!
方案②:苏东坡有这样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受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认识地球的真实形状!
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阅读“‘盖天说’与‘浑天说’”,引导学生归纳“盖天说”与“浑天说”的主要观点,并从中感悟出:当时受活动范围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类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主要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大胆猜测。显然,“盖天说”本身在不断地发展,由“天圆地方”发展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浑天说”又比“盖天说”有了更大的进步。这种猜想的进步,是源于人们对很多现象观察和思考的结果。
过渡:人类在什么时候验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由谁验证的?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提醒学生注意时间、地点和人物。
课堂活动:
1.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绕地球航行一圈,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请学生在投影片(或地图)上指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
2.老师在投影片(或地图)上的南美洲和非洲部分分别标注字母AB。要求学生在图2-5“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示意”中标注AB分别代表的大洲名称。
3.教师补充说明:人们为了纪念麦哲伦,将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要求学生在图2-5中标注麦哲伦海峡的位置。教师要仔细讲解,以免学生将麦哲伦海峡与德雷克海峡混淆。
4.有人认为,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想一想,是这样的吗?
    过渡:至此,人们已确认地球是一个球体。提问: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吗?
指导学生阅读“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这个问题不必深究,也不要过于拓展,点到即止。
课堂活动:简要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并谈一谈你的感悟。
待学生充分发表观点后,再由教师做出点评(特别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做好引导),并进行归纳:
总体来说,人类对于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猜想到实践,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过程,经历了三次飞跃:
各国先民提出过许多关于天地之间关系的学说。在我国比较早且有代表性的有“盖天说”和“浑天说”。在西方,2 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等,观察月食时发现月面上的地球本影是圆弧形,由此推断大地是一个圆球体。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验证了地球是个圆球体的学说,被称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17世纪以后,由于观测手段的发展,发现地球的极半径略短于赤道半径,形状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从圆球体到椭球体,被称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近年来,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规则的椭球体。具体地说,北极点至地心的距离,即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约长40米。有人形象而夸张地说,地球有点像“梨形”,并被称之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三次飞跃”。

【地球有多大】
教学导入:
可采取谈话的方式导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比如:说一说,同学们平时怎样描述一个物体的大小?待学生议论后,教师再提问:议一议,怎样来描述地球的大小?然后再结合图26,引导学生讨论描述地球大小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地球的大小,可进行以下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1.约51亿千米2有多大,同学们感受肯定不太深刻。那么,我国面积有多大?(约960万千米2)地球的表面积约相当于多少个中国?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43,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珠穆朗玛峰的多少倍?
    3.若某同学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他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绕地球赤道一周?

【地球仪】
教学导入: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需要了解地球。但地球太大了,要把握它的全貌很难,也过于抽象,怎么办呢?解决的方法就是把地球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通过模型再去了解地球的全貌就非常形象,也方便了许多。
教师出示地球仪,说明地球模型的用途,并分发小地球仪给学生观察和思考,总结出地球仪的特点。如果没有小地球仪,教师必须将地球仪拿到学生中间去,以方便学生观察。
教学指导:
关于地球仪的教学,建议教师注意以下3个方面:
一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做比较,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总结出地球仪的特点。比如可以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归纳表述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的要点。
二是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再由教师补充地球仪的特点:①是地球缩小的模型;②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③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三是如果在教学中安排制作地球仪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并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的点和线,切记不要上成手工制作课。
课堂活动:
完成P.19活动第12题。
过渡:教师说出一些地理事物的名称,如某国首都、某条河流、某两山峰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来,并告诉大家这些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和相互关系。当学生因不会表达而感到困惑时,教师再指出: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若学生有能力正确表述,就请学生说出判断的依据。
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教学,提供以下3种选择方案:
方案①:出示下表,表中部分项目的内容由教师给出,其余项目的内容则由学生填写。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并阅读教材内容,归纳出经纬线、经纬度等概念的几何形状特征及其作用。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项目
纬线
经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形状特征
圆形(除极点外)
半圆弧
长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零度线的确定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经纬度划分
向南、向北各分为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度数的变化规律
相邻纬度数向南增大为南纬,相邻纬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
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为东经,相邻经度数向西增大为西经
相同度数的区分
南纬(S)或北纬(N
东经(E)或西经(W
半球划分
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注意:此设计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很强,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很及时,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方案②:教师可以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启发,边与学生讨论,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将上表中的比较项目设计为一个个问题。为避免单调重复,在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学习完纬线和纬度后,经线和经度则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对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地球仪做学具的情况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对比分析法(如方案③),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方案③:在学生利用地球仪认识经线和纬线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基多的赤道纪念碑”和“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材料,让学生了解纬度、经度的起始位置,然后再回到地球仪上观察从赤道向北、向南,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的纬度、经度变化规律。在教师介绍经线、纬线的表示方法及字母代号后,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0°纬线和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地球仪观察0°经线穿过英国及非洲大陆,为了避免把英国、非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分割在不同的半球上,造成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所以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不是0°和180°所组成的经线圈,而是选择了基本上从海洋上通过的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教学指导:
为引导学生突破本部分内容中的难点,教师可绘出如下图像讲解:
D04
经纬线和经纬度示意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示意
东西半球的划分示意
课堂活动:
1.完成P.23活动第3题。
2.告诉学生居住地的经纬度,请学生判定当地所处的半球和属于低、中、高纬度中的哪一个纬度地区。
过渡:要说明一个地点的确切位置应如何表述?待学生讨论后,教师再进行讲述。
课堂活动:
1.设置几组经纬度数据,分组进行观察,在地球仪上找到它们的位置。
2.引导学生读图2-17至图2-204幅图,由于采用的制图方法不同,将经纬网从球面(地球仪)“转移”到平面(地图)上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结合P.25活动第13题,归纳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的相关方法。
教学指导:
经纬网部分的教学是本节教材的难点之一,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精讲多练,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①在经纬网上读出某地的地理坐标;②根据地理坐标在经纬网上确定某地的位置。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地球仪,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确定某些地理事物位置、方向、范围等训练活动。此外,还可以采取分小组的方式,让各小组自己安排训练项目,或相互提问,也可以采取竞赛的方式。这种有趣味的训练,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

【地球的运动】
教学导入:
引导学生阅读本册教材第一章的章首语,提问:地球在太空中怎样遨游?它有哪些重要的运动形式?
方案:有条件的学校,播放或演示地球运动录像或课件,让学生观察。
方案:教师用教具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步),让学生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体验到的自然现象,说一说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将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总结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与联系,并完成下表内容。

自转
公转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旋转中心


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课堂活动:
1.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灵活完成P.27活动第13题(如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眼睛想象为太阳,再去观察地球仪;教师也可以提前布置这个活动,让学生在晚上观察地球仪;等等)。在教学条件不同的学校,教师可以采取让每个学生动手演示、分小组演示或请一名学生到讲台来演示等不同方法,让学生参与演示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是否了解和掌握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时反馈,并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
2.阅读 “‘地心说日心说’”材料,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学指导:
1.昼与夜的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严格来讲,太阳是一个点光源,即太阳光是从一点发出的,但是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十分遥远,当太阳光达到地球表面时,光线几乎是平行的了。平行光照在不透明的球体表面上,有半个球面可以接受阳光照射,形成白昼,而阳光照射不到的半个球面则为黑夜。图2—25中昼与夜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是与太阳光相垂直的大圆圈。
2.日常生活中24小时的昼夜交替,缘于地球的自转(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也会有昼夜的交替,但周期不是24小时)。直觉告诉人们,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地球有昼夜之分。其实,昼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由于我们也在随着地球转动,因此并不感觉地球在运动,相反,看到太阳有东升西落的运动。
课后活动:
完成测量当地纬度制作经度纸圈制作地球仪活动。

1  本节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的方法
学习经线、经度与纬线、纬度时,关键是要能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并能准确地判定地球上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同时要掌握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与判别,以及东西半球的划分与判别。为了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建议采用比较法与图解法进行学习。
1.比较法
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经常运用的方法。要运用比较法,必须找准进行比较的项目。如本节教学建议中关于经线与纬线比较表格中的项目。
2.图解法
图解法将文字转换成图像,把抽象的东西变成直观的东西,这样更便于理解知识,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这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
1)纬线与纬度:
未标题-2
2)经线与经度:
未标题-3
观察上面的图像,注意: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自西向东)前进,经度增大,即为东经度;经度减小,则为西经度。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的经度值之和等于180°,但一条为东经度经线,另一条则为西经度经线(180°经线除外)。
所有经线都汇集在南北极点,因此:a.沿任意一条经线向北一直走,其终点必在北极点,即不可能回到原出发点;沿任意一条经线向南一直走,其终点必在南极点。b.由北极点向任意方向走,都是向南走;由南极点向任意方向走,都是向北走。
3)经纬网
由于视觉的原因,经纬网的形状在高纬度和低纬度是不同的。仔细观察和体会下图。
未标题-6

2  如何在乒乓球上绘制经纬线:
1.取8厘米见方的三夹板作底板。在底板的正面中部画如图1所示的纬线绘制圈,圆的直径与乒乓球直径相等,并将圆挖去。底板的反面画如图2所示的经线绘制圈。并按图示在底板正、反面圆周外围注上经、纬度。也可按图3装置做。
未标题-4
未标题-5
2.在乒乓球接缝处,用针钻两个对分圆周的小孔,即南、北极点。用长约6厘米的细铁丝穿过两个小孔,铁丝就是假想的地轴。
3.将乒乓球放入底板的圆孔内,并将铁丝两端分别压放在底板正面纬线绘制圈上南、北纬90°的位置。用笔尖分别按准66.5°23.5°纬线的刻度固定在乒乓球上,转动乒乓球,在球上画出以上各条纬线。
4.用笔沿底板平面在乒乓球上画圆,即绘成两条对应的经线。假设为180°经线。
5.将乒乓球嵌入底板反面圆孔中,使已画好的赤道正好与底板圆孔平面对齐,180°经线与经线绘制圈上的180°刻度对齐。在赤道上描出20°40°……经线的刻度。
6.将乒乓球两端铁丝分别压放在底板平面上,用笔沿底板平面在乒乓球上按已画好的刻度分别画出20°40°……160°经线。
7.在乒乓球上标注经纬度。
注意事项:
1.南北两极点定位要准确。
2.球面要清洁,每画一条纬线或经线都要待墨干后再画。
3.画纬线时笔固定一点不动(如23.5°),只转动乒乓球。画经线时,持笔的手动,乒乓球不能动。
4.经纬线粗细要一致。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应画成虚线。
5.标注经纬度时,可将经纬度读数打印后,再剪下贴在乒乓球的相应位置上。

评论Comment

↓↓↓↓
取消留言

公告Notice

欢迎加入谷歌blogger交流群:125691905 设计:臧超 by臧超地理工作室 Github代码 本站开源 网站大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臧超地理频道 | Powered by Blogger Design by ronangelo | Blogger Theme by NewBloggerThemes.com
Theme:http://newbloggerthemes.com/frontier-blogger-template/